根據法律的規定報復陷害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只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同時針對的對象也是特殊的,僅限于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和舉報人。那么,犯了報復陷害罪后該怎么判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報復陷害罪怎么判
(刑法第254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打擊報復、陷害,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報復陷害,情節嚴重,導致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致使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其他合法權利受到嚴重損害的;
3.其他報復陷害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二、報復陷害罪與濫用職權罪的區別
所謂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擅自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務,或者故意違法、違紀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與報復陷害罪的主要區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犯的客體不同。濫用職權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報復陷害罪侵害的客體則主要是我國公民依法享有的控告權、申訴權、批評權、檢舉權等民主權利,同時也妨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二)客觀方面不同。濫用職權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濫用職權,并導致了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二個方面缺一不可。報復陷害罪的客觀方面要求行為人必須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他人進行報復陷害。其濫用職權的表現形式可能與濫用職權罪相同,但并不以造成重大損失為要件;報復陷害罪侵害的對象僅限于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濫用職權罪侵害的對象則既可是物,也可是人,被侵害的人沒有身份限制。
(三)主觀方面不同。濫用職權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直接故意。其故意的具體內容是行為人明知自己濫用職權的行為會造成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該結果的發生;報復陷害罪的行為人,則主觀上具有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侵犯上述人等的民主權利和妨害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卻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只有直接故意才能構成此罪。
從上文的介紹中知道我國對報復陷害罪怎么判刑,具體分為了兩個量刑幅度,最高可以對行為人處7年有期徒刑。由于報復陷害罪的行為主要是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因此與濫用職權犯罪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律霸小編也一并在上文中為大家做了區分,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報復陷害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報復陷害罪侵犯的對象是哪些
?報復陷害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訴前調解怎么說
2021-01-11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