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會發生職工與用人單位因工傷事故而導致的糾紛。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可能會要由員工作一個工傷傷殘等級司法鑒定,以明確受傷職工的受傷情況,并確認賠償金額。那工傷傷殘等級的司法鑒定手續是怎樣的?律霸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相關內容,歡迎閱讀了解。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規定,申請司法鑒定應遵循以下程序:
一、委托
司法鑒定機構和社會專業司法鑒定人接受司法機關的委托,從事委托請求事項的司法鑒定;非訴訟案件鑒定的受托從其行業規定。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托。
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托。當事人委托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
二、受理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托書后,應對委托人的委托事項進行審核,并作出如下決定:
1、對于符合受理條件的,能夠即時決定受理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與委托人簽訂《司法鑒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鑒定委托材料收領單》,在收領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內對是否受理作出決定;
3、對于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退回鑒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說明明理由;
4、對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答復。
三、初次鑒定
鑒定機構受理案件后,應當指派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承擔鑒定工作,同一鑒定事項應當由兩名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進行。
四、補充鑒定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托進行補充鑒定,應當對委托人請求的事項進行審查,不屬《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條規定的情形,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向委托人說明情況,并退回委托書。
補充鑒定符合《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指定原鑒定人進行,也可以指派其他社會專業司法鑒定人進行,補充鑒定文書是原鑒定文書的組成部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補充鑒定:
(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 ;
(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 。
五、重新鑒定
對重新鑒定,專業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要求委托人提供與原鑒定材料相同的材料。重新鑒定仍在原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的,不能由原鑒定人承辦重新鑒定的事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重新鑒定:
(1)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的;
(2)送鑒的材料虛假或者失實的;
(3)原鑒定使用的標準、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的;
(4)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5)原司法鑒定人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的;
(6)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的;
六、復核鑒定
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需進行復核鑒定的,其他資質較高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復核鑒定。復核鑒定除需提交鑒定材料外,還應提交原司法鑒定文書。
七、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司法鑒定人完成社會專業司法鑒定工作后,應當出具司法鑒定文書。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文書的制作應當符合《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要求。司法鑒定文書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兩份由司法鑒定機構存檔。
八、出庭
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司法機關或者仲裁機關的要求按時出庭。司法鑒定人出庭時,應當出示《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書》,依法實事求是的對鑒定結論的依據進行說明,回答與鑒定相關的問題。
首先要由法院或才當事人提出司法鑒定申請,經司法鑒定機構受理之后,由具有專業資質的鑒定人員對受傷職工進行鑒定。鑒定結論出來之后,當事人一方對該結果表示不服的,如果有確切的證據及理由,可以申請進行重新鑒定。
司法鑒定時間規定是多久?
司法鑒定人出庭費用誰承擔
司法鑒定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地址可以是住宅嗎
2021-02-01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