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法律的普及,很多勞動者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高,工傷鑒定是很多勞動者比較注重的過程,那么蘇州工傷傷殘鑒定標準2017有哪些內容呢?下面小編具體介紹一下,工傷賠償的計算和項目,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工傷賠償計算
(一)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2.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1)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注: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五級、六級傷殘待遇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
(2)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
2.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注:難以安排工作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月發給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三)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如《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33條。
(四)工亡待遇標準
1、喪葬補助金=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2、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配偶=工傷職工生前本人工資×40%,其他親屬=工傷職工生前本人工資×30%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五)因工外出時發生事故或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標準
1、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
2、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
3、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
4、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二、賠償項目的鑒定標準
工傷索賠的賠償項目有以下幾種情況:
1、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
2、造成傷殘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造成死亡的賠償
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
4、職工下落不明的情況
職工外出或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賠償項目,要分不同情況而定。職工沒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生活有困難的);職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工傷賠償鑒定標準如上所示,不分地區的限制,所以蘇州工傷傷殘鑒定標準2017也適用于我國其他的地區,不同程度的傷殘待遇標準也不同,要根據傷殘的等級來定。賠償項目分很多種情況,不同情況的相對賠償費也有所不同。
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怎么申請工傷鑒定,申請工傷勞動能力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申請工傷認定要注意什么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法律規定農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拆遷補償安置訴訟合同糾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