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精神病人由于心智不全,故而不能獨立的實施民事行為,為保護器財產權益,我國現行法規定,精神病人是限制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若職員由于工作原因,導致變為精神病人,其近親屬可以提出精神病工傷鑒定的請求。
一、患精神病能否認定為工傷?
如果精神病疾患是因為外力重擊由腦部受損或病變引起,且符合工傷認定其他要素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在工作中受驚嚇引起精神分裂癥,現代醫學已經查明其發病風險是父母所提供的基因起至關主要作用,受驚嚇只是精神分裂癥的誘因。因此,工作中受到精神傷害不能認定為工傷要求工傷醫療待遇和工傷賠償。
二、精神病工傷鑒定的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所謂時效,指權利人在法定時間內不行使權利,喪失請求執法機關以法定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權利。在我國現行民事法律制度中,規定對身體受到了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參照民法的規定,《勞動法》規定申請認定工傷的時效為一年,即工傷職工或者其、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勞動法》第三條、第四條和《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對工傷認定的時效是一致的即: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這就是說,未在規定的時間里進行工傷鑒定,可能喪失享受工傷待遇的權利,因此,應當在規定的時間里,由企業或職工家屬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中同樣還有如下規定: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但這個規定的具體含義模棱兩可,在現實生活中不便操作。假如用人單位拒絕承擔上述費用,則意味著勞動爭議的產生。有關勞動爭議的仲裁時效,《勞動法》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知道,若職員的精神病是由于工作原因導致的,可以被認定為工傷,其近親屬可以按照精神病工傷鑒定的標準,在限定期限內向鑒定機構,提出鑒定請求,若不能確定所受傷為工傷的,那么,需要按照規定,先做工傷認定。
工傷鑒定時間怎么確定?
2020最新九級工傷鑒定標準
申請工傷鑒定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游樂園是否有責任
2020-12-09多少分貝為噪音擾民
2021-02-16所有權本身具有的特性
2020-11-14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