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人出于故意對他人的人身實施了傷害行為的話,這種情況下需要達到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才能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那大家知道法律中關于故意傷害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嗎?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看看吧。
一、故意傷害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的結果是造成對他人健康的損害。
刑法根據傷害后果不同,分為輕傷、重傷與傷害致人死亡三種情形。
故意傷害罪必須造成輕傷以上結果。根據1990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第2條的規定: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于輕微傷害的損傷。”具體的輕傷標準,依據上述規定認定。
二、如何正確認定故意傷害罪
(一)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行為的區別
一般毆打行為只是給他人造成暫時性的肉體疼痛,或使他人神經受到輕微刺激,但沒有破壞他人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故不構成犯罪。有些毆打行為表面上給他人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顯著輕微,不構成輕傷的,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
因此,在區分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時,既要考慮行為是否給人體組織及器官機能造成了損害,又要考察損害的程度。
(二) 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在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強度、作案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后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三)故意傷害與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別
二罪根本區別在于,前罪具有傷害他人朝故意,其死亡結果是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后罪沒有犯罪的故意,是由于過失致人死亡。
實踐中,依據案情查明行為人有無犯罪故意,這對劃清二罪的界限非常重要。
也就是此罪的立案標準,換言之對于故意傷害他人人身的行為,不是都會認定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要是沒有達到規定的立案標準,自然不能按照刑事犯罪追究責任。在不同的損害情況下,作出的量刑不同,這點還請大家注意。
故意傷害罪無罪辯護小技巧
什么是故意傷害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查公司取證合法嗎
2021-01-17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拆遷過程中,什么情況下拆遷戶可以提起聽證
2020-11-12拆遷委托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24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買賣
2021-02-28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3房屋拆遷委托協議
2020-11-16什么是棚戶區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