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眾斗毆罪量刑的標準是怎樣的
1、構成聚眾斗毆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構成聚眾斗毆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眾斗毆的;
(2)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3)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4)持械聚眾斗毆的。
二、如何認定聚眾斗毆中的共犯?
從刑法規定聚眾斗毆活動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均應追究刑事責任的(一)、情況看,本罪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形。 對此,須把握以下幾點:
并非在任何聚眾斗毆的犯罪案件中都會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形。因為,在整個案件的罪行不太嚴重且首要分子只有一人的情況下,如果其他積極參加者的行為屬于刑法第13條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就不應認為犯罪。這樣須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分子的人數就達不到成立共同犯罪的要求。
(二)、首要分子的人數在兩人以上的情況下,雖然他們在聚眾斗毆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會能有大小之分,但由于都屬于主要作用,因而都應當認定為主犯。只是在在量刑時,仍須考慮其所其作用的差別,這是充分貫徹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三)、其他積極參加者構成犯罪時,其在聚眾斗毆犯罪中可能是主要作用,也可能是次要或輔助的作用,應當根據其實際所起作用的大小,而認定其系主犯還是從犯。不應當不加區別地一律認定為主犯,或一律認定為從犯。
(四)、對參與聚眾行為而未參與斗毆行為的首要分子或其他積極參加者,在排除其構成中止或預備形態的情況下,應與參與斗毆行為的其他首要分子或積極參加者一起,共同對斗毆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構成聚眾斗毆罪的雖然是一般主體,但只有對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才能處以刑事處罰;而對于一般參加者來說,他們并不是構成聚眾斗毆罪的主體,只能依《治安管理處罰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于每個公民來講,參與聚眾斗毆不但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傷害,也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我們要提倡做守法公民。
未成年聚眾斗毆罪該怎么處罰
聚眾斗毆罪的定罪標準是什么?
最高檢公安部聚眾斗毆罪追訴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對拆遷補償不滿意怎么辦
2021-03-14廠房拆遷款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2021-03-15拆遷會凍結戶口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