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次充好如何處罰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商品以次充好,如何索賠
找經銷商或者賣家索賠。
相關法律法規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二十二條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準;
(二)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以次充好如何處罰?在發現了產品以次充好的情況時,消費者可以收集好相關證據證明然后向相關廠家商家賠償,也可以去工商局舉報它們的違法行為。遇到了商品有以次充好的情況不知道怎么追究責任,應該找律霸網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更約權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