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楊某與李某分別是兩家公司的老總,平時經常有業務上的往來,私下的交往也不錯。2010年楊某的公司向李某的公司交付貨物,李某的公司尚欠楊某13萬余元。于是李某以資金周轉問題向楊某打了一張欠條,但是沒有寫明還款日期,只是寫到“今欠楊某人民幣13.2萬元”,落款是李某的印章以及日期。后楊某多次催討,李某只是推脫。時間來到了2013年,多次討要無果的情況下,楊某無奈只得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李某返還欠款。
訴訟中,被告李某辯稱欠款是事實,但楊某從未向其要過錢,至今已經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沒有義務再償還此項款項。
【律師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原告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以及原告在訴訟時效期間內是否向被告主張過權利。
原被告之間的欠條雖然是在2010年所寫,但是并未寫明還款時間,所以原告仍然有權利主張被告還款,并未超過訴訟時效。那么如何證明原告向被告主張過權利呢?經過律師了解,楊某在與李某催款的電話中,保留了電話錄音證據,通過詳細的聽取錄音,可以知道楊某向李某催討過欠款,錄音中李某以各種理由推脫。原告向法庭還申請三位鄰居出庭作證,但證人由于各種原因實際只有一人到庭作證,另外兩人提供了證人證言。因此僅憑證人證言很難讓法院認定曾經發生過訴訟時效的中斷。由于原告方在起訴前曾經進行過錄音,以證明楊某曾經向李某要過錢,因此這二份證據可以相互印證楊某向李某主張過權利,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律師提醒】
當事人在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時,采用錄音證據并無不當之處,但也要考慮錄音資料作為證據使用時的證據性質問題,即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應當以合法手段取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禁止性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其次,錄音資料復制后即為復制件,因此不能夠隨意復制,應當妥善保管好最初錄音的載體,若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可以進行鑒定。錄音資料在使用時最好配合其他證據使用,提高證明力,增加被法院采信的可能。最后,在錄音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能夠體現出借款的金額,以及借款時間,以及錄音時間等日后在法庭質證中具有提高錄音證據效力和作用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拿不到自己的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款該怎么辦
2021-03-03房屋拆遷委托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