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人婚前債務。對一方婚前已經形成的債務,原則上認定為夫妻中一方的個人債務;債權人能夠證明所欠債務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應當認定為共同債務,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上述兩種情況的證明責任由主張權利的債權人承擔。
第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所欠的債務。按照《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屬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欠下的債務,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該由夫妻共同償還。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夠證明該債務確為欠債人個人債務,那未欠債的婚姻關系當事人可以對抗債權人的請求。屬于個人債務的情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該項債務屬于個人債務,另一種是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項規定的情況。即:“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中對財產分割問題及債權債務的負擔問題作出的處理,無疑對原夫妻雙方之間有約束力。但是能否以此來對抗其他債權人的權利主張呢?
《解釋(二)》第二十五條對此問題作出了規定。由于我國一直堅持婚姻關系案件的審理不允許第三人參加的原則,所以處理夫妻財產、特別是處理對外共同債務的負擔問題時,債權人往往處于不知情或者不能表達自己意見的地位。如果認為上述決定不僅對夫妻雙方有法律約束力,對債權人也有約束力的話,那么對債權人就很不公平。按照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如無特別約定,夫妻財產適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對共同債務都負有連帶清償責任。這種連帶清償責任,不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之間無權自行改變其性質,否則將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因此,夫妻之間離婚時對財產的分割,只能對彼此內部有效,不能向外對抗其他債權人。同理,人民法院在作出這些法律文書時,只是為了解決婚姻關系當事人內部之間對于財產的分割以及債權債務的負擔問題。這與婚姻關系之外的債權人無關,此時人民法院并未對債權人的權利進行審查處理,也沒有改變婚姻關系當事人與其他債權人之間的關系。所以,債權人仍然有權就原夫妻所負共同債務向原夫妻雙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償還。當然,夫或妻就共同債務對外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后,有權基于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向原配偶主張自己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的司法鑒定怎么做
2021-03-24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電子商務法全文內容是怎樣的
2021-02-03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