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律師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明確規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據這些法律規定,法律援助的對象是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和依法取得我國法人資格或在我國境內注冊的法人。這些公民或法人在經濟上貧困、孤立無援,沒有支付能力,若不給予法律援助,確實無法維護其合法權益。一般來說,法律援助主要涉及刑事和民事案件。刑事方面,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民事方面,侵犯財產所有權的民事案件,侵犯公民健康權案件、侵犯公民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案件,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因他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以及公民在贍養、撫育、婚姻、繼承、工傷事故等方面的賠償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聘用合同是正式員工嗎
2021-01-10當承諾的法律規定
2021-02-22關于征地拆遷的咨詢
2021-03-19各級行政機關有哪些
2021-01-25舉報人能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0-11-21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