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中假釋的條件是什么?
法律中假釋的條件是: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假釋在我國刑法中是一項重要的刑罰執行制度。
二、法定的實質條件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視,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至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
(一)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
1、認罪服法;
2、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和監獄紀律;
3、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
4、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二)“不致再危害社會”,是指罪犯在勞動改造期間一貫表現好,確有悔改表現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殘并喪失作案能力的。
此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把握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還須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為了貫徹對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未成年犯的假釋在掌握標準上可以比照成年犯依法適度放寬。
第二,對罪行嚴重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罪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主犯、慣犯的假釋,主要是根據他們的改造表現,同時也要考慮原判的情況,應當特別慎重,嚴格掌握。
三、法定的對象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釋。假釋是對犯罪分子有條件地提前釋放,同時,國家并不排除對其繼續執行尚未執行的那部分刑罰的可能性。這一特點決定了假釋不適用于被判處其他刑罰的犯罪分子。
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假釋的條件的,是可以申請假釋,這是對于改造表現良好、態度誠懇、積極配合公安部門進行案件的審理并提出有價值的線索的一種獎勵政策。但是假釋期間,犯罪嫌疑人的舉動仍然受到監管,如果在這期間再次犯罪的,公安機關有權取消假釋重新對其進行逮捕。
假釋的考驗期限有多長?
假釋是什么意思,申請假釋的條件是什么?
假釋期滿后怎么辦,假釋期滿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哺乳期被勸退如何走勞動仲裁
2020-12-26什么是承諾
2020-12-05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