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糾紛能申請法律援助嗎
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因勞動報酬、撫恤金、贍養費、撫養費支付等產生的民事糾紛,當事人有經濟困難不能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準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執行。
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準備的基本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證明;
(三)與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經濟困難證明應由申請人住所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經濟困難證明內容應當包括申請人家庭人口狀況、就業狀況、家庭月人均收入等信息。
如果申請人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將可以直接認定其經濟困難,無需提供經濟困難證明:
1、屬于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
2、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生活困難補助金的;
3、在社會福利機構由政府供養的;
4、重度殘疾或者患有重大疾病且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5、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
6、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
7、公民因實施見義勇為行為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申請法律援助的。(須持相關部門的見義勇為行為認定證明。)
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1、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
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
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后屏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民事糾紛能申請法律援助嗎”問題進行的解答,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因勞動報酬、撫恤金、贍養費、撫養費支付等產生的民事糾紛,當事人有經濟困難不能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我國的土地流轉政策是怎么樣的
2020-12-26共同共有房屋拆遷該如何分配
2021-01-27農村房屋拆遷兩個戶口如何安置
2021-03-17在自家承包地搭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0-12-07民房可以辦營業執照拆遷補償算門面房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