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一審與二審的區別是怎樣的
第一,?審級不同。一審程序是案件的第一審法院適用的程序,而二審程序卻是第一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案件適用的程序。
第二,?審判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一審程序的發生是因為當事人行使了起訴權,二審程序的起因是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起訴權與上訴權雖然同屬訴權,但其直接目的是不同的。起訴權是要求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運用法律,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使上訴權的直接目的是請求上級人民法院審查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及適用的法律,以改變一審裁判,從而達到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終極目的。
第三,任務不同。第二審程序除了完成同一審程序的相同任務――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紛以外,還擔負著檢查、監督下一級法院審判工作的任務。
第四,適用的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既可以適用普通程序,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而審理上訴案件,只能適用二審程序,二審程序中沒有規定的,應適用普通程序中的相關規定。
第五,裁判的效力不同。二審法院對第二審案件作出的裁判宣告后立即生效,為終審判決;而一審案件的裁判有生效與不生效之分,允許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行使上訴權。
相關知識:民事訴訟二審的判決類型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二)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四)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本條是關于對不服一審判決上訴案件如何處理的規定。
依該規定,二審法院根據一審法院就案件的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履行法定程序情形的不同,對上訴案件的審理結果,既可以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或者依法改判;也可以撤消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以上就是小編對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大家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識,歡迎進入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