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銷售假藥致人死亡可以判處死刑嗎?
可以判處死刑的,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三、怎樣算是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
(一)、行為人在主觀上只能是故意。
(二)、行為人必須有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應當指出的是本條所指的藥品,僅限于人用藥品,不包括獸用藥品。
(三)、生產、銷售假藥,只要足以危害人體健康,即構成犯罪,并不要求一定要有實際的危害結果發生。鑒于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極大危害性,刑法把危險犯就作為處罰對象,把對人體健康已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作為加重處罰的一個情節。
所謂“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是指經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設置或者確定的藥品檢驗機構鑒定,生產、銷售的假藥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貽誤診治的;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或者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
由于假藥的成分復雜,是否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也并不完全相同,要作具體分析。有些藥品雖然是假藥,沒有什么療效,但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如以紅糖為主要成分冒充感冒沖劑,以蘿卜干冒充天麻或人參,雖然不能治病,但對人體機能也沒有什么損害,因此,一般也不作為生產、銷售假藥處理。
自然人或者是法人只要是在主觀上存在故意生產銷售假藥的,公安機關就應當予以立案偵查,由人民檢察院進行審查起訴,與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不同的是,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必須要生產或者是銷售的產品的金額達到五萬元才能進行定罪量刑,至少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什么是生產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假藥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生產銷售假藥的從重處罰的情形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