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刑以后什么情況可以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法律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對于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具體說來,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發現自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受理。公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于上述第一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宣告無罪。對于其他幾種情形,一般應以裁定終止審理。不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已經死亡的被告人無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沒有什么特殊情況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對罪犯予以監外執行的,對于那些試圖通過自殺這些方法申請監外執行的罪犯,按照法律的規定是堅決不允許保外就醫的,就算是正常情況下要保外就醫,那執法機關也會嚴格的辦理相關的保外就醫的證明手續的。
監外執行活動范圍是哪里?
無期徒刑可以監外執行嗎
申請監外執行是在判決前還是判決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待利益的構成要件
2021-01-02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