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犯罪未成年人需要負刑事責任
1.根據《刑法》第17條第1款,已滿16周歲的人,應對任何犯罪負刑事責任;
2.根據《刑法》第17條第2款,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對于其中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后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才負刑事責任,也不是說綁架撕票的,不負刑事責任。對于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后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照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對任何犯罪負刑事責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會判死刑嗎
我國刑法在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處理上,還有以下兩條重要而特殊的處理原則:
1、從寬處罰的原則。即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就是說,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是一個法定的必須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減輕的幅度,則由司法機關根據具體案件確定。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刑法典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里所說的“不適用死刑”是指不允許判處死刑,不是說“不執行死刑”,也不是說等滿18周歲再判決、執行死刑,這是個原則要求。
因此,未成年人不會判死刑。
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上,我國一直以來都是慎重處理的。根據年齡將未成年人劃分為了三類,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限制刑事責任的以及需要承擔全部刑事責任的。同時也要注意,未成年人犯罪需要負刑事責任的情況下,首先無論如何不能對其判處死刑,其次處罰的時候也要遵循從寬原則。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未成年人過失殺人怎么定罪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嗎?以后還能查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拆遷安置房后再購房還算首套房嗎
2020-12-02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7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在自家承包地搭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0-12-07拆遷安置房同小區安置房和商品房有什么差別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