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故意傷害罪坐牢還需要賠償嗎?
判刑之后應該賠償的需要履行賠償。至于應當賠償多少,須看損害與損失程度、過錯程度、當事人的主張與法律的支持程度而定。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是兩個法律關系。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根據《刑法》第234條之規定:
1、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從輕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刑法》規定,下列人員犯罪的,應當或者可以從輕處罰:
1、應當從輕處罰的人員: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7)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從輕處罰的人員: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4)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6)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7)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事處罰和民事賠償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不能說已經坐牢了的情況下就可以抵消民事賠償了,如果受害者當時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那么在犯罪嫌疑人都已經坐牢了的情況下,受害者還是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民事賠償不由得犯罪嫌疑人自由選擇。
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輕傷鑒定標準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的24種情形及認定要超強匯總轉自:勞動法庫
2021-02-02勞動仲裁是否阻斷工傷認定期限
2021-02-09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破產清算后還有債務怎么辦
2021-03-22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什么情況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3-14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