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華鎣市律師 安吉縣律師 蕉城區律師 惠安縣律師 平陽縣律師 滎陽市律師 樂昌市律師
勞動爭議在現實生活中頻發,隨著人們法制意識的加強這類維權也越來越多。雖然這是個常見的法律問題但是并不簡單。尤其是面對疑難案件,了解仲裁和審判中審理人員的關注點,以及法律問題的要點才是維權的關鍵。勞動爭議疑難案件仲裁審判要點與依據是什么接下來小編為您帶來解答。
一、合法的用工主體形式
合法的用工形式即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均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勞動者年滿16周歲,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用人單位依法辦理了相關登記備案手續,具有合法的用工主體資格。這種用工形式下產生的勞動糾紛主要有以下幾種:
1、工資糾紛;工資又包括正常工作的工資及加班工資。如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和克扣工資,支付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除正常支付工資外,還需要加付25%的賠償金。相關法律法規:勞動部關于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4】481號)第三條、第四條。
2、保險糾紛;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應當為職工繳納各種保險,其中工傷和生育保險由單位繳納,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如用人單位應當繳納而沒有繳納的,職工除了向社會保險行政機構投訴,要求補繳社會保險,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單位因沒有給其繳納保險而造成的損失。相關法律法規:《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1999年1月22日)第4條、第13條、第2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2010年9月14日法釋【2010】12號)第1條。
(1)工傷保險待遇:醫療費用、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工資、停工留薪期護理費、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養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相關法律法規:《工傷保險條例》(2011年1月1日)第30、32、33、34、35、36、37、38、39條。
(2)養老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相關法律法規:《社會保險法》(2011年7月1日)第15、16、17條。
(3)醫療保險待遇: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相關法律法規:《社會保險法》第27、28條。
(4)失業保險待遇: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失業人員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相關法律法規:《社會保險法》第45、46、47、48、49條。
(5)生育保險待遇:用人單位已經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其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職工未就業配偶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所需資金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包括下列各項:
(一)生育的醫療費用;
(二)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項目費用。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津貼:
(一)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
(二)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二、非法用工主體形式
非法用工主體形式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勞動者未滿16周歲的用工形式。
1、工傷糾紛: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由該單位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單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的,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經查證屬實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責令單位限期改正。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定處理(一)非法用工單位(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的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或者用工單位使用童工造成傷殘、死亡的。傷殘職工或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傷殘童工或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可以依法向單位所在設區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由用工單位按照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定的傷殘等級和《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第19號令)的規定標準支付一次性賠償金。用工單位拒絕支付一次性賠償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責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按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國務院[2004]第423號令)第三十條規定依法處理。
(二)非法用工單位與傷殘職工或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傷殘童工或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就一次性賠償數額發生爭議,提起勞動仲裁申請的,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嚴格在法定的期限內立案受理,依法處理。需要確定傷殘等級的,由勞動仲裁申請人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立案通知書到單位所在設區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傷殘等級鑒定。
非法用工單位作為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仲裁機構可以用其經營字號、商品品牌、對外使用的稱號(注明未經依法登記、備案)以及原營業執照、登記備案的名稱(注明被依法吊銷或撤銷登記、備案)作為名稱;以主要經營者(或主要投資人、直接責任人)作為代表人或負責人;以主要生產經營場所作為住所地,受理案件。相關法律法規:《工傷保險條例》(2011年1月1日)第66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2011年1月1日)第3、4、5、6、7、8條。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題的通知》(冀勞社辦[2005]252號)第三條第一項、第二項。
2、工資糾紛:勞動者與不符合《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用工主體之間發生的爭議,應當按雇傭關系通過民事訴訟處理。相關法律法規: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邢臺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勞動爭議若干疑難問題處理的參考意見(試行)第1條第4項。
三、內部承包用工主體形式
勞動者在用人單位與其他平等主體之間的承包經營期間與發包方和承包方雙方或者一方發生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或者起訴應當將承包方和發包方作為當事人。在建設施工過程中,作為實際施工人的自然人與其非法招用的勞動者產生糾紛,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起訴的,應將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列為被訴人或被告,并可視案情需要將施工的自然人、轉包人、違法分包人列為被訴人或被告、第三人。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工程總承包企業不得將工程違反規定發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個人,否則應承擔清償拖欠工資連帶責任。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相關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法》(2002年11月1日)第41條,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7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4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關于印發的通知》(2004年9月6日勞社部發【2004】22號)第7、12條?!豆kU條例》(2011年1月1日)第43條。
四、勞務派遣下用工主體形式
勞務派遣糾紛中,勞動者與派遣單位形成勞動合同關系,又因派遣與要派單位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受雙重保障,在被派遣的期限內,要派單位是實際上的支付主體,為支付勞動報酬第一責任人,派遣單位是名義上的支付主體,為第二責任人,因拖欠勞動報酬引發的勞務派遣爭議,派遣單位和要派遣單位為共同被告,對勞動報酬支付負連帶責任。勞務派遣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協議約定了工傷賠償責任的,可由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向勞動者承擔了連帶責任后,再按照內部協議劃分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侵權責任法》(2010年7月1日)第34條,《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2條,《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第59、92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06年10月1日)第10條。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勞動爭議疑難案件仲裁審判要點與依據這一問題的解答。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用工主體資格問題,這是確立勞動爭議的關鍵,同樣也是鎖定被告適用恰當法律關系的重點。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幫助。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細則全文
勞動爭議仲裁應訴答辯書范文
勞動爭議民事起訴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尹韋韋律師,現執業于全國優秀、安徽先進-----安徽深藍律師事務所,合肥律師協會會員,從事律師工作數年。工作以來,主要辦理合同糾紛(勞務合同、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借款合同)、刑事辯護、婚姻家事類案件,擁有豐富的訴訟和庭審經驗。參與辦理的部分典型案件如下:1、黃某、鐘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210409元工程款);2、肖某離婚糾紛(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未承擔夫妻共同債務);3、李某勞務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勞務報酬27601元);4、王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各項賠償合計101174元);5、六安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貨款18592元);6、潘某民間借貸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借款人民幣36000元)…
工資卡丟了怎么辦
2021-01-13醫療事故達不到傷殘如何賠償
2021-03-24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離婚凈身出戶協議寫明不出撫養費是否合法
2020-11-14擔保法
2020-12-02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