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四會律師 平湖市律師 開平市律師 習水縣律師 吳江市律師 新密市律師 黃梅律師
在進行勞動爭議仲裁的時候,我們是有一定的原則的,要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這些原則來進行仲裁。那么,勞動爭議仲裁基本原則有哪些呢?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差異是什么呢?下面,小編會為大家?guī)硐嚓P的法律知識的介紹。
一、勞動爭議仲裁基本原則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對勞動爭議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義務上作出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勞動爭議,除遵守《勞動法》規(guī)定的處理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外,還需遵守如下特有原則:
(1)先行調解原則。即仲裁委員會或仲裁庭在裁決前,首先應進行調解,不經調解一般不得裁決。先行調解是仲裁的必經程序,但當事人拒絕調解或調解無效的,應及時裁決。
(2)回避原則。是指仲裁委員會成員或仲裁員在仲裁勞動爭議案件時,認為具有法定回避情況不宜參加本案審理,或當事人認為仲裁員具有法定回避情節(jié)的,可能影響公正裁決,都可以自動或申請回避。
(3)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庭均為三名或三名以上單數(shù)組成。為保證裁決的客觀公正性,《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13、29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按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作出仲裁裁決。
(4)一次裁決原則。是指任何一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都是最終裁決,當事人不服裁決的,不能向上一級仲裁委員會再次申請仲裁,只能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實行一次裁決原則可以及時解決勞動爭議。
二、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差異:
1、性質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雙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即機構組成具有“三方性”,同時在方針、政策、規(guī)章等方面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特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制權,仲裁機構所作出的裁決書在當事人未于法定期間內起訴的情況下即產生法律強制執(zhí)行力。勞動爭議糾紛則是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的司法裁判權。
2、依據(jù)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依據(jù)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依據(jù)主要是《民事訴訟法》。
3、原則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是:①先行調解原則;②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③及時原則。
勞動爭議訴訟的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4、程序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只有一審,仲裁裁決作出并送達后,仲裁程序即終結,如當事人對裁決不服,不能向上一級仲裁機構再行申請,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進入訴訟程序;勞動爭議訴訟則有二審,訴訟一審結束后,如對一審的判決不服,當事人可向上一級法院上訴,二審法院應對一審法院判決所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
5、審限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審限為自立案起之日起60日,案情復雜需延期的,報批后可最長延期30日;勞動爭議訴訟一審的審限為: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報院長批準可延長六個月;簡易程序三個月,訴訟二審的審限為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可報批延長。
6、效力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裁決作出后,如果當事人未在收到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起訴,則裁決發(fā)生法律效力,而如果當事人在此期間內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則仲裁裁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爭議案件內法院從頭另行全面獨立審理。
7、收費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受理費雖然都是最終由敗訴方承擔,但收費標準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費沒有全國統(tǒng)一標準,由各地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制定,比如北京為300元;而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則有全國統(tǒng)一標準為:50元。
8、當事人稱謂不同勞動爭議仲裁中的當事人分別稱為:申訴人、被申訴人、第三人;勞動爭議訴訟中的當事人則在一審時被稱為原告、被告、第三人,在二審時被稱為上訴人、被上訴人、第三人。
綜上所述,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基本原則,我們要注意,在進行處理勞動爭議的時候,我們要遵循先行調解原則、回避原則、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以及一次裁決原則來進行處理。另外,對于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來說,全國統(tǒng)一標準,一般都是50元。
勞動爭議仲裁案例2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情形?不予受理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科創(chuàng)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租賃權與抵押權發(fā)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yōu)先?
2020-11-16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撫養(yǎng)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yǎng)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