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為報復、謀財等故意殺人,實施殺人行為后,對方沒死以為已經死亡,經他人搶救后又活過來,即故意殺人沒死。那么,行為人被抓獲后,認為自己故意殺人的目的沒達成,所以可能不構成故意殺人罪。其實,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需要先確定是否符合構成要件。
按規定,構成故意殺人罪需要滿足以下幾個要件:
1、行為的對象:生命權
故意殺人沒死,但行為人這一行為已經侵犯到他人的生命權。
2、實施的行為:違法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生命權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行為人的故意殺人行為違反法律規定。
并且,行為人故意殺人使被害人生命遭受威脅,雙方存在因果關系。
3、行為人的客觀要求:一般主體
具體而言,就是要求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體:
(1)刑事責任年齡: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即要負刑事責任。
注意,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的,也要負刑事責任。
(2)刑事責任能力: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
4、行為的主觀要求:故意
行為人實施殺人行為時,主觀上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換句話說,就是要致對方于死地的想法。
因此,只要滿足以上的要件,那么將構成故意殺人罪。即使最后沒造成死亡后果,但是確實給受害人生命帶來威脅的,依然可以構成故意殺人罪。
不過,故意殺人沒死,行為人可以被認定為故意殺人未遂,所以,行為人及其家屬可以從造成的后果做罪輕辯護等。如果依靠自身無法辯護的,那么建議在必要時可以找個專業律師介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可以將犯罪嫌疑人直接扭送到司法機關嗎
2020-11-08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連帶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03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權,探望權有哪些內容
2021-01-08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