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同江市律師 瑞安市律師 通川區律師 銀海區律師 北市區律師 雙臺子區律師 東洲區律師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解決糾紛的途徑包括雙方協商、請第三方機構調解、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及發起民事訴訟等。其中,當事人在發起訴訟之前必須要經過勞動仲裁,這是前置程序。那么勞動爭議要先仲裁的立法用意是什么?我們不妨通過小編的這篇文章簡單了解下。
一、發生勞動爭議,起訴前是否必須要經過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勞動爭議要先仲裁的立法用意是什么?
1、為了緩和雙方當事人的對立情緒,立法者不希望把勞動爭議都推倒法院以訴訟方式解決,而是希望主要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來解決,即使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解決不了,也可以對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產生一定的緩沖作用,避免矛盾激化。
2、有些勞動爭議涉及的專業性很強,先經過勞動仲裁機構的處理可以發揮勞動仲裁部門勞動業務熟悉的優勢,在勞動仲裁部門作出裁決后,再由法院審理,更有利于法院及時、準確地處理勞動爭議案件。
3、法院的民事糾紛案件種類繁多,審理期限較長,而勞動爭議仲裁結案期限相對較短,將仲裁作為訴訟的前置程序,使一大批勞動爭議案件在仲裁階段得到處理,能夠使勞動爭議處理期限縮短,防止久拖不決,損害勞動者利益。
三、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服怎么辦?
仲裁是訴訟的前置程序,應當理解為只要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了仲裁申請,無論仲裁機構作出什么處理結果,當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訴,法院都應受理。因為當事人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后,可能出現三種結果:
1、仲裁機構依法作出裁決;
2、仲裁機構逾期不作出裁決;
3、仲裁機構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
無論仲裁機構作出什么處理結果,對當事人來說,都行使了申請仲裁的權利,從程序上都經過了仲裁機構,因而也就具備了向法院起訴的前提條件。因而,對于仲裁機構決定不予受理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訴的,只要自當事人收到不予受理的決定書或通知書到起訴不超過15天,法院就應當受理。
綜上所述,勞動仲裁是訴訟的前置程序,這是有法律明文規定的。這樣做,可以減緩雙方對立情緒,并且通過勞動仲裁委員會專業處理,使法院在后期審理中更加容易,這樣也可以減輕法院的負擔,使大部分勞動爭議在仲裁階段處理好。
勞動仲裁裁決書和調解書的履行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雙倍工資勞動仲裁申請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