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解讀:
第一、此罪與彼罪
本罪與誹謗罪的犯罪構成不同:1、客觀行為不同:前者要求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實并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后者只要求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人或者更多的人,并不以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為構成要件。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實,但并不告發而是私下散步,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則構成誹謗罪。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旨在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后者旨在破壞他人名譽。但不排除一個行為同時觸犯誣告陷害最與誹謗罪,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從一重罪處罰。
第二、本罪的對象“他人”
1、虛告自己的犯罪的,不成立本罪。誣告自己犯罪,目的是給其他犯罪分子脫罪,構成包庇罪。2、虛告虛無人的,不成立本罪,但告發足以使司法機關確定對象,就成立本罪。3、誣告沒有達到刑事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責任能力人的犯罪,成立本罪。4、“他人”,不包括單位。但是形式上誣告單位犯罪,但可能導致對自然人進行刑事追究的,成立本罪。5、誣告的對象不具體不特定,不成立本罪。但是,雖然誣告對象不具體不確定,但是通過誣告材料可以推斷出特定人,成立本罪。6、同意他人誣告自己,他人不成立本罪;教唆他人誣告自己,教唆者和誣告者都不成立本罪。7、誣告犯罪嫌疑人、正在服刑的罪犯,成立本罪。
第三、本罪的既遂
向有關司法機關準備遞交誣告材料時是著手,材料到達有關機關既是本罪的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與紀委有何不同
2021-02-22租房合同必須經過備案才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6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怎么查第三方支付牌照
2020-11-17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