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刑訊逼供致人傷殘或者死亡,必須符合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規定的基本構成條件的情況下,才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定罪并從重處罰。即以行為人對被逼供人的傷殘、死亡主觀上至少存在放任的意志態度為必要;如果是處于過失致人重傷或死亡的,似應以刑訊逼供罪的結果加重犯處理為宜。
第二、對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的上述規定的理解涉及到是注意規定還是特別規定的問題。如果屬于注意規定,只有當行為人實施刑訊逼供行為時具有傷害故意并造成傷殘結果,才能認定為故意傷害罪;如果認為屬于特別規定,則只要刑訊逼供行為造成了他人傷殘的結果,就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而無論行為人對他人傷殘的結果是出于故意還是過失。
第三、比較了轉化犯與結果加重犯區別的基礎上,認為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規定的情形屬于轉化犯。但同時認為,刑法將刑訊逼供罪規定為轉化犯并不合理,并建議將其規定為結果加重犯或情節加重犯更為妥當。
結合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的規定,我們可將司法實踐中發生的種種因刑訊逼供致人傷殘、死亡的情形,分別以下幾種情況加以理:
(1)刑訊逼供過程中,行為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刑訊致殘或死亡結果具有放任或希望的犯罪心理的,應定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并從重處罰。
(2)刑訊逼供過程中,行為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體受到重傷害具有希望或放任心理,但出乎意料因傷重而導致當場死亡或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而不應定故意殺人罪。
(3)刑訊逼供過程中,被害人自殺身亡的,行為人對此一般都是過失或意外,不能認定為故意殺人罪,一般仍應認定刑訊逼供罪。
(4)刑訊逼供過程中,行為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傷殘或死亡具有過失心理的,屬于刑訊逼供罪結果加重的情形,但由于刑法沒有規定刑訊逼供罪的結果加重犯,對此可以按照想象競合犯的處理原則進行處斷。
(5)行為人對刑訊逼供致人死亡具有故意心理的案件中,并非一律對行為人只定故意殺人罪一罪,也存在對行為人以刑訊逼供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數罪并罰的可能。這種情況不具有刑訊逼供向故意殺人罪轉化的“重合性和延展性”特征,完全是兩個犯意,實施兩個獨立的行為。當然按這種情形處理的案件極少。
刑訊逼供行為怎么認定?
刑訊逼供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以刑訊逼供取得的證據屬于非法證據應予排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