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有有所耳聞,所謂故意殺人罪,就是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包括教唆、幫助自殺的行為都屬于故意殺人罪。那么故意殺人罪如何認定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一下。
1.注意相關條文對故意殺人罪的規定。根據《刑法》第238、247、248、289、292條的規定,對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致人死亡的,虐待被監管人致人死亡的,聚眾“打砸搶”致人死亡的,聚眾斗毆致人死亡的,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2.以危險方法殺人案件的性質。行為人以放火、爆炸、決水、投放危險物質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殺人時,其行為不僅符合放火、爆炸、決水、投放危險物質等罪的構成要件,而且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屬于想象競合犯,應當從一重罪處罰,而非一概按照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定罪量刑。
3.教唆、幫助自殺案件的定性。教唆自殺,是指行為人故意采用引誘、慫恿、脅迫、欺騙等方法,使他人產生自殺意圖的行為。幫助自殺,是指在他人已有自殺意圖的情況下,幫助他人實現自殺意圖。由于自殺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教唆、幫助自殺只能作為間接正犯(即利用被害人的行為實現犯罪)來處理。當教唆、幫助他人自殺的行為具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危險時,教唆、幫助自殺的行為才符合殺人行為的本質要求。相反,如果某種教唆自殺,在通常情況下不可能導致他人的死亡,就不能認定為故意殺人罪。例如,當他人站在20層高樓準備跳樓自殺時,過路人大喊“跳樓!”的,即使他人果真跳樓自殺身亡的,也難以對過路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以下兩種教唆、幫助自殺的行為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1)欺騙不能理解死亡意義的兒童或者精神病患者等人,使其自殺的,屬于故意殺人罪的間接正犯。
(2)憑借某種權勢或利用某種特殊關系,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心理強制方法,使他人自殺身亡的,成立故意殺人的間接正犯,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999年10月30日《關于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1年6月4日《關于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9條的規定,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制造、散布迷信邪說,指使、脅迫其成員或者其他人實施自殺行為的,邪教組織成員組織、策劃、煽動、教唆、幫助邪教組織人員自殺的,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以上就是對故意殺人罪的介紹,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犯罪的那個階段,都構成犯罪,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若還有相關問題需要了解的,請到律霸網站咨詢專業的律師。
故意殺人罪的追訴時效怎么計算
故意殺人后要賠償嗎,怎么賠償
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認定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保險經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地鐵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18農村房屋拆遷補償額的確定
2020-11-14拆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