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罪在實踐中是常見的犯罪類型,敲詐勒索也是很好認定的犯罪行為。很多人都比較關注敲詐勒索罪的量刑標準,究竟敲詐勒索罪在什么情形下就構成犯罪等。下面律霸小編為您介紹敲詐勒索罪的具體量刑標準。
敲詐勒索罪的量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4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敲詐勒索罪的認定
(一)本罪既遂與未遂的界限
敲詐勒索罪行為人使用了威脅或要挾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財物,就構成了敲詐勒索罪的既遂。如果行為人僅僅使用了威脅或要挾手段,被害人并未產生恐懼情緒,因而沒有交出財物;或者被害人雖然產生了恐懼,但并未交出財物,均屬于敲詐勒索罪的未遂。
(二)本罪與搶劫罪的界限
僅從字面看,"威脅"既是搶劫罪的手段之一,又是敲詐勒索罪的基本行為方式。但是,其威脅的特定內涵不同:
(1)從威脅的方式看,搶劫罪的威脅,是當著被害人的面直接發出的;而敲詐勒索罪的威脅可以當面發出,也可以通過書信、電話或第三者轉達。
(2)從實現威脅的時間看,搶劫罪的威脅表現為揚言如不交出財物,就要當場實現所威脅的內容;而敲詐勒索罪的威脅則一般表現為,如不答應要求將在以后某個時間實現威脅的內容。
(3)從威脅的內容看,搶劫罪的威脅,都是以殺害、傷害等侵害人身相威脅;而敲詐勒索罪的威脅內容則比較廣泛,包括對人身的加害行為或者毀壞財物、名譽等。
(4)從非法取得財物的時間看,搶劫罪是實施威脅當場取得財物;而敲詐勒索則可以在當場,也可以在事后取得。可見,這兩種犯罪中的威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如果案件事實同上述搶劫威脅的各特點相符合,應以搶劫罪論處。如果其中有一條不符合,則應以敲詐勒索罪論處。
(三)本罪與招搖撞騙罪的界限
在實踐中,有些犯罪分子往往假冒公安人員、海關緝查人員、工商管理人員以及稅務人員等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敲詐他人錢財,似乎與招搖撞騙罪相同,實則構成敲詐勒索罪。這兩種犯罪的主要區別是:
1、行為特征不同。招搖撞騙罪是以騙為特征,完全以假象蒙蔽被害人;敲詐勒索行為雖然也可能含有欺騙的成分,但卻以威脅或要挾為特征。
2、造成被害人交出財物的心理狀態不同。在招搖撞騙罪中,被害人在受騙后,"自愿"交出財物或出讓其他合法權益;而敲詐勒索行為則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懼,出于無奈,被迫交出財物或出讓其他財產性利益。
3、獲取利益的范圍不同。招搖撞騙罪所獲取利益范圍比較廣泛,既包括財物或財產性利益,又包括非財產性利益,如騙取某種職稱或職務,政治待遇或榮譽稱號等;敲詐勒索罪所獲取的僅限于財物。
4、侵犯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社會管理秩序;敲詐勒索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和公民人身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
(四)本罪和詐騙罪的界限
敲詐勒索罪與詐騙罪的犯罪主體都是一般主體,犯罪主觀方面都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二罪的根本區別在于犯罪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的不同:
在犯罪客體上,本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權和公民人身權利或其他權益;詐騙罪侵犯的是單一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權。
在犯罪客觀方面,本罪表現為以威脅或要挾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懼而被迫交付財物;詐騙罪表現為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地"交付財物。在敲詐勒索案件中,有的行為人具體實施的行為可能包含有欺詐因素,但這種欺詐因素僅為敲詐勒索的"由頭"或"借口",而非敲詐勒索的實行行為,即并非本罪客觀方面的行為。
其實,敲詐勒索罪的最高量刑標準就是十五年。敲詐勒索罪的量刑標準會根據敲詐勒索行為的嚴重程度以及造成結果的嚴重程度不同有不同的量刑檔次。具體的量刑幅度需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和裁量。關于敲詐勒索罪的追訴標準和構成要件等內容你需要了解的可以訪問律霸網站的法律知識欄目獲得解答。
?敲詐勒索罪立案標準怎么確定?
敲詐勒索罪起刑點是多少 ?
?敲詐勒索罪無罪辯護詞如何寫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喻兵兵.男.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在校期間接受了專業系統的法學教育.打下了極為扎實的法學理論功底.并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現為江西省朗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本人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辦案原則.以專業.優質.耐心的法律服務贏得當事人的尊重與信賴.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秉持[尚法厚德.守護公平"的辦案理念.致力于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本人擅長婚姻家事糾紛業務.人身損害賠償(交通.工傷)糾紛業務.勞動爭議糾紛業務.各類非訴業務(檔案查詢.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及各類協議等).執業以來已辦理過幾十件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廣受當事人好評.
軍人轉業費是共同財產嗎
2021-03-21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