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因重婚形成的婚姻屬于違法婚姻,此時行為人不僅要受《婚姻法》的評價,還會受到《刑法》評價,也就是要受到刑事處罰。不過在此之前,要先對重婚罪進行舉證。那么如何舉證重婚罪呢?請閱讀下文進行了解。
一、如何舉證重婚罪
在確定重婚需要什么證據后,就可以選擇性的收集對方重婚的證據了。
1、明察暗訪其居住生活的場所
要認定重婚最重要的一點是與他人同居生活,因此同居的地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找到了同居生活的場所才能有進一步的婚姻調查取證。
2、與重婚者生活場所周圍的人搞好關系
確定重婚者是否真的重婚,還要看他是否以夫妻 名義與他人同居生活,而這些又需要有人對此給予認可,哪些人的認可最好呢?當然是在其生活場所附近同時與其又經常有來往的人!因此這些人的話(認可)是絕對不能缺少的重要的證據。而要想讓他們說話,就必須與他們搞好關系,否則你就很難從他們的口中掏出任何有價值的話。
3、報警,請警方予以調查。
4、去婚姻登記處查詢婚外情一方的婚姻情況。如果有登記的,可以請求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配合,調取重婚的證據。
二、重婚罪如何確定管轄
審判管轄包括級別管轄、地區管轄和專門管轄。重婚案件作為自訴案件應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重婚案件的審判管轄問題主要是指重婚案件的地區管轄,即同級人民法院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的分工。我國刑事訴訟法第 24條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二條規定“犯罪地是指犯罪行為地。”
就重婚案件而言,地區管轄的分歧主要是由于重婚案件的特殊性引起的,重婚案件的特殊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被告人,也即重婚行為人通常有二人,一人不可能單獨重婚;
(2)被告人的居住地與犯罪行為地通常是一致的;
(3)重婚的犯罪行為地有可能為多處,即多處重婚。
地區管轄的分歧主要是在對“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理解不一,有的法院認為被告人居住地與犯罪行為地通常是一致的,故由被告人犯罪行為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更為適宜;有的法院認為被告人居住地應指被告人重婚前最初居住地,也即被告人原戶籍所在地,故由被告人原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更為適宜;對管轄權理解的差異易導致同級人民法院互相推諉管轄責任,既不利于被害人行使自訴權,又不利于人民法院及時、準確地查明案情,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本人認為,基于重婚案件的特殊性,“更為適宜”應理解為更為有利于被害人起訴,在重婚案件中,被告人居住地應包括有重婚犯罪行為的所有被告人的原戶籍所在地、各重婚犯罪行為地。所有被告人的原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犯罪行為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對被害人選擇其中之一提起自訴的,人民法院都應當受理,而不應互相推諉。對被告人多處重婚,被害人向多處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自訴的,應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轄,其它已受理的人民法院可將案件移送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若從法院的角度來理解“更為適宜”就易導致管轄權的互相推諉,若從被害人的角度出發來理解“更為適宜”,及時受理重婚案件,則不僅便于重婚案件被害人及時行使自訴權,而且可以避免管轄權的推諉,提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效率,還有可能防止和制止因重婚糾紛導致的一些不法行為及犯罪行為。
經過上述內容的介紹,相信大家此時已經知道實踐中該如何搜集重婚罪的犯罪證據了吧,由于重婚犯罪屬于自訴案件,法院不告不理,因此要是當事人不知道該如何收集相關證據的話,可以委托我們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來幫助你。
重婚罪會怎么處罰,重婚罪要判多少年? ?
分居期間私生子算重婚罪嗎? ?
重婚罪什么情況下公訴,它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呢
2020-11-20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拆遷補償方案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