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犯罪未遂?? 強奸未遂?? 盜竊未遂??? 中止審理?? 主犯?? 累犯?? 政治權利?? 刑事判決書?? 緩期執行?? 自首的認定
世界各地打架的場面幾乎天天都有上演,而在打架的過程中,先動手的一方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而要是被他人教唆去打架的話,此時又該怎么處理?那么大家知道打架先動手一方有什么法律責任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打架先動手一方有什么法律責任
打架了,雙方都有責任,對于先動手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雙方因民事糾紛而引起的打架斗毆,需要根據雙方的過錯來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一般來說,先動手的一方過錯責任較大,當然如果對方侮辱、誹謗在先,情節惡劣的,那責任就另當別論了,具體雙方責任大小是需要法院綜合全案來確定的。
如果是一方無故毆打另一方,那么被打一方是可以采取正當防衛的,給對方造成的損傷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要判刑的。按照下面的條款判處。
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對本罪的認定和處罰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行為人有非法故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對此應注意以下兩點:(1)傷害行為的非法性是構成本罪的前提。如果傷害行為是合法的,如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過程中造成一定傷害的,則不構成犯罪;(2)本罪故意傷害的必須是他人的身體健康。自傷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特殊情況下可能構成其他罪,如軍人戰時為逃避軍事義務自傷身體的,應按照刑法第434條的規定,以戰時自傷罪論處。
(二) 構成本罪的傷害程度限于輕傷、重傷、傷害致死三種情況。輕傷以下的輕微傷和一般的毆打行為,不能構成本罪。至于重傷、輕傷、輕微傷區分的標準,應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準》和《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的規定為準。
(三)本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因傷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傷或者傷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年齡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本罪。
(四)對于刑法明確規定以其他罪論處的故意傷害行為,應按照刑法有關條款定罪處罰,而不能以本罪論處。
(五)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另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犯本罪的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二、教唆別人打架怎么處理
根據《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因此,教唆未成年人打架,應當以同案共犯從重處罰。并依法承擔主要民事賠償責任。
法律上并沒有教唆罪的定義,而只有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以及其他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意或者雖有犯意但不堅定的人,使其決意實施自己所勸說、授意的犯罪,以達到犯罪的目的的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教唆不是一個單獨的罪名。教唆他人實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論處,而脅從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論處,不再以教唆的內容實行數罪并罰。
對于教唆犯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的規定,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教唆他人犯罪,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所謂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實際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對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實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處罰上也應有所不同,對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應按照刑法關于主犯的處罰規定處罰。
(二)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這主要是因為未成年人的發育不夠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易受壞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為了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擊壞人對他們的腐蝕,法律作了特別規定。
(三)如果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于一般的打架行為,在我國只能被認定為違法治安管理的行為,那么對當事人的處罰就是治安管理方面的處罰。但如果此時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害,如致人重傷、死亡的話,那么承擔的法律責任就比較重了。上述就是對“打架先動手一方有什么法律責任”問題的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