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在工作時,可有可能因為自然災害,或者其他意外情況或者其工作的職業病,從而失去了工作的能力甚至是死亡。針對這種現象,我國法律對工傷保險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那么如何繳納工傷保險費呢?下面就由小編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工傷保險的定義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二、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
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將行業劃分為3個類別: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三類行業分別實行3種不同的企業工傷保險比例繳費率。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企業工傷保險比例平均繳費率原則上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分別為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2.0%左右。 用人單位屬一類行業的,按行業基準費率繳費,不實行費率浮動,用人單位屬二、三類行業的,費率實行浮動。用人單位的初次繳費費率,按行業基準費率確定,以后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因素,1-3年浮動1次。在行業基準費率的基礎上,上下各浮動兩檔:上浮第一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20%,上浮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50%,下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80%,下浮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50%。
三、工傷保險繳費流程
工傷保險費由用人單位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用人單位以本單位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本市工傷保險費繳費率按行業風險程度分為0.6%、1.2%、2.4%三個檔次。繳費費率根據企業工傷保險費的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定期進行調整。 用人單位以上一年度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月平均總額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計算。 單位和職工個人月平均工資總額低于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高于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以上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
以上便是如何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詳細內容,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工傷保險費的繳納和員工工資的收入是成正比的,并且是由用人單位繳納的。若所在的單位沒有繳納工傷保險費,大家一定要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全文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法》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政策問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我國社會撫養費取消了嗎
2021-03-16房屋買賣合同有擔保人嗎
2021-01-19貨物運輸合同存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1-01-31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