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煙臺社保補繳政策是什么?
補繳社會保險費需要提供一些材料,這些因地區而異,但總的來說,不管是單位或個人持補繳申請表到參保統籌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補繳。
為妥善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后煙臺市用人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和職工中斷繳費、應保未保等問題,根據山東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相關文件通知,煙臺市人社局出臺《關于貫徹魯人社發[2015]29號文件進一步規范全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費補繳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企業因各種原因未給在職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曾存在勞動關系未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或中斷繳費的人員及未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均可按規定補繳社保費。
(一)什么人具備補繳條件
補繳區分企業職工身份和個人身份,補繳的范圍、年限和條件,主要區分企業職工身份和個人身份辦理補繳。
1、企業職工身份補繳
規定為煙臺市企業職工與企業存續勞動關系期間,企業因各種原因未給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經法院判決(調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裁決(調解)以及勞動監察和社?;瞬块T檢查的,企業應按生效的法律文書、整改通知書等為職工補繳未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2、個人身份補繳
明確規定截至12月31日男年滿45周歲、女年滿40周歲的人員,滿足下列條件的可申請補繳。
3、靈活就業人員補繳
要求具有煙臺市戶籍,曾在煙臺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有過工作經歷,但因各種原因未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或中斷繳費的人員,可以個人身份申請補繳。
4、個體工商戶補繳
要求具有煙臺市戶籍,2011年6月30日(含)以前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其經營者本人(以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者姓名為準,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家人及其雇工)可以個人身份申請補繳。
(二)補繳有無年限
個人身份補繳的,一次性補繳最多15年。
個人身份補繳的,截止到12月31日,男年滿45周歲未滿60周歲、女年滿40周歲未滿55周歲的人員,一次性補繳年限不得超過10年,自2011年6月30日按“自后向前”原則倒序補繳,補繳后繼續繳費至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補繳及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可按規定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不滿15年的,可按規定延長繳費至滿15年后再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
截止到12月31日,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人員,一次性補繳年限最多15年,自辦理補繳時間按“自后向前”原則倒序補繳,符合條件的按規定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規定延長繳費至滿15年后再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所有以個人身份補繳的人員,補繳時間均不得早于1998年1月,其中,個體工商戶補繳還不得早于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時間;有過機關和企事業工作經歷的,補繳時間還不得早于其本人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最早工作時間。
已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和已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人員不再按照通知辦理補繳。
(三)可補繳哪些險種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可以補繳。
通知規定,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按照煙臺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各個險種起始繳費時間予以補繳;以個人身份補繳的,按照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有關規定執行。補繳的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年限,作為累計繳費年限。除對以企業職工身份補繳的人員補發補繳期間的醫療保險個人賬戶金外,補繳人員補繳期間發生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均不予從統籌基金中支付。
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用人單位和個人應按申報并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的歷年繳費基數進行補繳,2011年6月30日前按規定加收利息,2011年7月1日以后按規定加收滯納金。以個人身份補繳《社會保險法》施行以前的社會保險費的,均以補繳時煙臺市當年最低繳費基數進行補繳,補繳期間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統一認定為0.6。
關于繳費比例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比例,通知規定,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繳費比例按對應年度煙臺市企業職工各項社會保險繳費比例執行。以個人身份(含個體工商戶)補繳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按補繳時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執行。
(四)補繳需提供哪些證明文件
需提供證明勞動關系的原始憑證。
通知重點強調了辦理補繳所需提供資料。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應提供人民法院、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部門的法律文書或勞動監察行政責令整改書和社保稽核意見書。
以個人身份補繳的,除應提供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外,還應提供可證明“有過工作經歷”的材料,如: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書面勞動合同;其他能夠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原始憑證,包括有關獲獎證書、企業集資憑證、入黨入團志愿書及配偶、子女和直系親屬檔案等各類歷史實物證據。個體工商戶應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
(五)需向哪些機構提出申請
向社保關系所在地提出補繳申請。
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由單位向單位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以個人身份補繳(含個體工商戶)的,已參保繳費人員補繳中斷年限的,在社會保險關系所在地勞動就業或人才服務機構申請辦理補繳手續;從未繳納社會保險的人員按屬地原則,向現戶籍所在地勞動就業服務機構申請辦理補繳手續。
社保經辦機構、就業或人才服務機構受理申請后,應匯總報當地人社行政部門初審,初審合格后匯總上報市人社行政部門復審備案。社保經辦機構、就業或人才服務機構根據市人社行政部門審核通過的《補繳申報匯總審核表》,分別對符合條件的單位職工和個人實施補繳。
(六)個人一次性補繳15年的,到賬次月可享待遇
以個人身份補繳的,其出生時間的認定,統一按照本人申請補繳時提供的第二代身份證的出生時間為準。
12月31日前男年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以個人身份一次性補繳15年社會保險費的,其待遇領取時間為全部補繳費用到賬的次月。補繳后繼續繳費至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補繳及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又延長繳費至滿15年的人員,其待遇領取時間為人社行政部門批準的時間。
在計算養老金待遇時,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按照《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有關規定執行,70周歲以上人員統一按70周歲的計發月數確定。
(七)補繳2011年7月后,社保需加收滯納金
通知規定,《社會保險法》實施后,因各種原因中斷繳費的靈活就業人員,經本人申請,可按照中斷年度的最低繳費基數、按“自后往前”的原則,補繳2011年7月以后中斷年度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按規定加收滯納金。
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20%,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按補繳年度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執行。補繳的醫療保險年限,只計算繳費年限,補繳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從統籌基金中支付。
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社會保險費的,除法律特別規定的外,補繳時間最早不早于1998年1月(鄉鎮企業最早從2003年1月起補繳)。煙臺市行政區域內尚未參保繳費的各類企業和職工,應按國家和省規定,為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進行全員補繳。
以個人身份補繳、有過工作經歷、按本通知規定補繳及實際繳費年限滿15年,且能夠提供有效原始材料的,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對從未正規就業、補繳時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不符合連續工齡認定條件的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其軍齡不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對曾經因開除、除名、自動離職等原因解除勞動關系或離開單位的人員,在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的工作年限,不得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八)以個人身份補繳,人員均單獨管理
以個人身份補繳的人員,均做特殊標識、單獨管理。除正規就業調動轉移外,到達退休年齡、符合退休條件后,均在首次補繳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男不足25年、女不足20年的(含視同繳費年限),應按退休時繳費基數一次性補齊,未按規定補繳的,不享受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
其中,對辦理一次性補繳的女性參保人員,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政策執行,即年滿55周歲且繳費滿15年方可辦理退休,若年滿55周歲繳費仍不滿15年的,可延長繳費至滿15年后按實際年齡辦理退休。按本通知規定補繳后到用人單位就業參保的女性參保人員,其在用人單位參保繳費滿十年以上,也可按企業職工退休政策辦理退休。
《通知》中還對補繳險種進行了規定。按照規定: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按照煙臺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各個險種起始繳費時間予以補繳;以個人身份補繳的,按照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有關規定執行。
曾經中斷社保的個體戶、企業職工、滿足年齡條件的個人都可以進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補繳。補繳后達到年齡可按規定領取養老金。繳納比例按照國家最新的規定計算。只有和公司企業有過正規勞動關系的人員才能夠補繳,因此需要提交證明。部分補繳人員可能要收取滯納金。
社會醫療保險怎么補繳欠費?
社保補繳流程是什么?
社保補繳算連續嗎?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開荒地沒有合同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1-02-12土地轉讓合同有效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