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關于集資詐騙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案例,但許多人或許都認為其兩者并沒有區別。的確,兩者有其共同之處,但是其中的區別也是十分大的,有些細節甚至滲透到細微處。為了解決大家的困惑消除大家關于這一知識的盲區,小編下面為大家整理一下關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的區別。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的區分有哪些?
1、在犯罪的客體方面,集資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不僅侵犯了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同時侵犯了出資人的財產所有權;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侵犯的則是單一客體,即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在司法實踐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人,無法兌現其在吸收公眾存款時給予行為另一方當事人高額利息或高額回報的承諾,甚至給存款人、投資人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行為人投資經營管理不善造成,但是,這種損失與集資詐騙中行為人的目的就是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而造成損失,是有根本區別的。
2、在犯罪的客觀方面,雖然兩者有非法集資的共同外在表現形式,但具體的實施方法也有根本的不同。
集資詐騙罪中,行為人必須以實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方法,為構成犯罪的要件之一;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則不以行為人是否使用了詐騙方法作為構成犯罪的要件之一,而且行為人通常在吸收存款或者募集資金時,雖有可能實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但不會遮掩其盈利的主觀意圖。
3、在犯罪的主觀方面,雖然兩者都是直接故意犯罪,但是兩者的犯罪目的是不同的。
集資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募集的資金;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目的則是企圖通過吸收公眾存款的方式,籌集資金,進行贏利,在主觀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眾存款的目的。犯罪目的的不同是兩者之間最為本質的區別。
4、籌集資金的目的和用途不同。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生產經營,并且實際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資金也是用于生產經營,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個人揮霍,或者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或者用于單位或個人拆東墻補西墻,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同樣是用于經營活動,還可以進一步分析經營活動的性質,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的資金是用于風險較低、較為穩健的經營,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的資金是用于風險很高的經營活動,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5、單位的經濟能力和經營狀況的不同。
如果單位有正常業務,經濟能力較強,在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時具有償還能力,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單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經資不抵債,沒有正常穩定的業務,則定集資詐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6、造成的后果不同。
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沒有歸還,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經歸還,則定集資詐騙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因為行為人在案發前歸還投資款的行為就可以推定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如果實際沒有歸還,還要進一步考察沒有歸還的原因,如果籌集的資金全部或者大部分投入了生產經營,只是因為經營失敗而造成不能歸還,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不是因為經營失敗而造成不能歸還,而是因為揮霍等其他原因造成不能歸還,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即使是因為經營失敗造成資金不能歸還,如果是用于風險非常高的經營活動導致經營失敗不能歸還,還是存在定集資詐騙罪的余地,如果是用于一般的經營活動導致籌集的資金不能歸還,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7、案發后的歸還能力不同。
如果案發后行為人具有歸還能力,并且積極籌集資金實際歸還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則具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發后行為人沒有歸還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沒有實際歸還,則具有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當然,案發后是否歸還影響定性的主要是一些行為本身就介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兩者之間的案件。如果根據案發前的相關事實和證據,已經能夠確定行為的性質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還是集資詐騙,則案發后是否歸還贓款的因素一般不能影響定性,而只能作為一個量刑因素考慮。
8、刑罰不同。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量刑分為兩檔,最高刑罰為十年有期徒刑,個人:擾亂金融秩序(立案標準),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100萬元/100人/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單位: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述規定處罰。注意:數額巨大是指:500萬元/500人/直接經濟損失250萬元以上。
綜上所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的區別在于不同的方面,但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不同,集資詐騙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行為人只是臨時占用投資人的資金,行為人承諾而且也意圖還本付息。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多少年,量刑規定是怎樣的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民間借貸的罪與罰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巧用辯護思路由個人犯罪成功辯護為單位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丁旭峰律師,河南駐馬店人,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常州律師協會會員,江蘇鼎國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擁有本科法律文憑和法學碩士學位文憑,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書,有著二十余年的豐富法學教學經驗和深厚法學理論功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合同關系、家庭婚姻、知識產權、民間借貸等有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實務處理經驗。業務領域:企業法律顧問、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人身損害、債權債務、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辯護。聯系電話:15961442562;QQ:649205185;微信:15961442562;郵箱:649205185@qq.com
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軍人是否可以涉外結婚
2021-03-15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土地流轉拍賣須合法嗎
2020-12-12城中村拆遷時,被拆遷戶應該怎么安置
2021-03-07農村拆遷補償款投資股權是否要繳稅
2021-02-01拆遷補償標準公告內容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