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發生過很多家長遺棄孩子的事件,每個父母是有義務將孩子撫養成人,當一旦發生遺棄的行為是會構成遺棄罪的。很多人也會認為行為人過失至人重傷又不經行救助也構成遺棄罪,法律上規定并非如此。那么遺棄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罪能否吸收?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
過失致人重傷罪與遺棄罪是兩個不同的罪,適用數罪并罰,不存在吸收的問題。遺棄罪的前提是法定的撫養義務,比如父母與子女之間,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間 ; 行為人過失致人重傷后是有救助義務 ,如果過失致人重傷后,故意遺棄(如放入車內在荒野拋棄)被害人,則主觀發生了變化,故意尋求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產生,應當構成故意殺人罪,二罪并罰。
一、過失致人重傷罪相關法規
刑法條文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九十五條 本法所稱重傷,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傷害:
(一)、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
(二)、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
(三)、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
構成過失重傷罪,法律不僅要求行為人的行為必須造成他人實際的傷害結果,而且要求這種傷害達到重傷的程度,才構成犯罪。如果過失致人輕傷,則不構成犯罪,行為人只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也是本罪和故意傷害罪的重要區別之一。
所稱重傷,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傷害:
1、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
2、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
3、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
對重傷的認定,應當依照刑法第95條的規定,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發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準》,由法醫正確地加以鑒定。過失重傷罪的鑒定依據、鑒定程序、審查原則和認定標準同故意傷害罪中對重傷的鑒定是相同。
其二、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還要求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有直接因果關系。即行為人的行為直接地、必然地造成了這種重傷結果,行為人的行為是造成這一重傷結果的決定性的、根本的原因。如果重傷結果的產生,并不是由該行為人的行為所直接決定的,也就不能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二、關于遺棄罪的相關法律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條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對老年人負有贍養義務、扶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扶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二條第四款對未成年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五十二條第四款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殘疾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或者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殘疾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遺棄嬰兒的,由公安部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遺棄罪的遺棄對象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
(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
(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
除了對于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當行為人過失致人重傷應及時對重傷人進行救助,這是出于人道主義,也是法律所規定的。過失致人重傷并將其遺棄與遺棄罪不等同,遺棄罪前提是具有撫養義務的。在此也呼吁每位父母不要遺棄自己的孩子,要盡到做父母應該有的責任。
遺棄罪怎么判刑?
怎么才算遺棄罪,遺棄罪要判刑嗎?
過失致人重傷罪的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賠償如何算住院伙食補助費的
2021-02-28土地交換合同范本
2020-11-20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債務人失蹤該怎么處理
2020-11-09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公司持假營業執照如何處罰
2020-12-23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