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國家機關有時候也需要簽訂合同,加上工作人員也不是萬能的,可能出現(xiàn)簽訂合同被騙的情況發(fā)生。那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合同失職被騙罪處罰內(nèi)容是什么?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合同失職被騙罪是什么?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該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罪體
主體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立法解釋規(guī)定的人員。
行為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行為是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失職被詐騙。這里的失職,是指嚴重不負責任,即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簽訂、履行合同時應盡的職責。
結果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結果是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才構成犯罪。這里的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參照《立案標準》的規(guī)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2)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2、罪責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責任形式是過失,這里的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嚴重不負責任可能發(fā)生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
(一)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工作人員對本職工作嚴重不負責,不遵紀守法,違反規(guī)章制度,不履行應盡的職責義務,致使國家經(jīng)濟利益受到重大損失,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
(二)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1、必須有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違反有關工作紀律和規(guī)章制度,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所謂的作為,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不正確履行職責義務的行為。有的工作馬馬虎虎,草率從事,敷衍塞責,對于自己應該履行的,而且也有條件履行的職責,都不盡自己應盡的職責義務。
本條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發(fā)生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所謂簽訂,是指當事人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經(jīng)過協(xié)商,達成一致。所謂履行,是指合同當事人對于合同中所規(guī)定的事項全部并適當?shù)赝瓿伞K^嚴重不負責任,一般有如下一些表現(xiàn):粗枝大葉、盲目輕信,不認真審查對方當事人人的合同主體資格、資信情況;不認真審查對方的履約能力和貨源情況;應當公證或者鑒證的不予公證或鑒證;貪圖個人私利、關心的不是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價格,而是個人能否得到回扣,從中撈取多少、得到好處后,在質(zhì)量上舍優(yōu)取劣,在價格上舍低就高,在路途上舍近求遠、在供貨來源上舍公取私;銷售商品時對并非滯銷甚至是緊俏的商品,讓價出售或賒銷,以權謀私,導致被騙;無視規(guī)章制度和工作紀律,擅自越權簽訂或者履行合同;急于推銷產(chǎn)品,上當受騙;不辨真假,盲目吸收投資,同假外商簽訂引資合作等協(xié)議;違反規(guī)定為他人簽訂合同提供擔保,導致發(fā)生糾紛時承擔擔保責任,等等。
2、必須具有因嚴重不負責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所謂重大損失,是指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重大物質(zhì)性損失和非物質(zhì)性損失,物質(zhì)性損失一般是指人身傷亡和公私財物的重大損失,就本罪而言,一般是指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非物質(zhì)性損失是指嚴重損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和聲譽等。認定是否重大損失,應根據(jù)刑法實踐和有關規(guī)定,對所造成的物質(zhì)性和非物質(zhì)性損失的實際情況,并按直接責任人員的職權范圍全面分析,以確定應承擔責任的大小。
根據(jù)1999年9月1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埋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guī)定》(試行)的規(guī)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l) 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2) 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3、嚴重不負責任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這是確定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嚴重不負責任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錯綜復雜,有直接因果、也有間接因果;有主要因果,也有次要因果;有領導者的責任,也有直接責任人員的過失行為,構成本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嚴重不負責任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lián)系的行為。
(三)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根據(jù)本法的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家各級人民政府及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過失構成,故意不構成本罪。也就是說,行為人對于其行為所造成重大損失結果,在主觀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過失造成的,他應當知道自己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的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發(fā)生一定的社會危害結果,但是他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是雖然已經(jīng)預見到可能會發(fā)生,但他憑借著自己的知識或者經(jīng)驗而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fā)生了造成嚴重損失的危害結果,行為人主觀上的過失是針對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而言,但并不排斥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是故意的情形,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對于危害結果的發(fā)生不是出于過失,而是出于故意,不僅預見到,而且希望或者放任它的發(fā)生,那就不屬于本罪所定的犯罪行為,而構成其他的故意犯罪。
處罰內(nèi)容是什么?
根據(jù)刑法第406條之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加重處罰事由 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是本罪的加重處罰事由。這里的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是指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特別重大。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總而言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合同失職被騙罪因為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故意性,所以出發(fā)相對其他罪行來說較輕。但是如果造成稱嚴重后果,相關處罰也會加重。
怎么處罰投降罪?如何認定?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guī)定的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2-28購房合同什么時候能拿到
2020-11-10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行政公文種類包括哪些
2020-11-29北京個人出租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2-02公司不給實習生工資怎么辦
2021-03-15董監(jiān)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2020年發(fā)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交警穿便衣可以執(zhí)法嗎
2021-01-14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xié)議有效嗎
2020-11-19發(fā)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有建筑資質(zhì)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