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民事責任說白了就是行為人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擔相應的責任。一般只要是成年人,并且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那么就需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如果是違法的話,那么公安機關肯定會依法對其追究責任。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也有明確的規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權利主體只有 在受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行為的違法性。指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的違反。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之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作為構成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系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所存在的前因后果的必然聯系
4、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二、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屬于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三、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行為是違法的、行為和所造成的結果是直接的因果關系、行為人的過錯行為等。一般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道歉、賠償、停止侵害、消除危險等。如果行為人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的話,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
醫療過錯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證券糾紛中哪些法規規定了民事責任?
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