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人人平等,在公職人員涉嫌犯罪時也是依法處置的,所以,公民各項權益才會得到保障。但是國家公務人員也是人,也是會為了一己自私二破了公職人員應該遵守的底線。那國家公職人員參加了非法集資該如何處理?
一、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怎么處理?
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
要開除公職,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
3、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二、非法集資的主要手段
1、非法發行有價證券
中國人民銀行《整頓亂集資亂批設金融機構和亂辦金融業務實施方案》(1998年7月29日)規定:“企業通過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債券等形式進行有償集資,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批準。”同時規定:“未經批準,不得擅自突破發行計劃,不得擅自設立或批準發行計劃外券種。對違反規定的,要依照《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如果對上述《實施方案》進行嚴格解釋,在現階段我國住房抵押證券操作,在明確具體的規定出臺之前,很有可能被有關部門認定為涉嫌非法集資。再如,1998年10月6日證監會《關于對擬發行上市企業改制情況進行調查的通知》規定“先改制后發行”規則之后,企業通過發行股票或類似股票的“股權卡”方式募集設立公司的行為同樣涉嫌非法集資。
2、非法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行債權憑證
這是非法集資案件比較常見的案型,主要是非法集資者通過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放債權憑證,承諾到期償付高額回報方式進行集資。
3、非法發行會員卡、會員證
1993年4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立即停止利用發行會員證進行非法集資等活動的通知》發布之后,法律規定各種形式的會員證發行一律屬于非法集資,直到1998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工商局發布《會員卡管理試行辦法》規定了會員卡發行和交易的批準程序之后,按照該《試行辦法》辦理批準程序的會員卡發行才不屬于非法集資。
4、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化,出售份額處置權
建設部《關于不得給一個平方米單位產權頒發“房屋所有權證”的通知》((94)建房管字第09號)規定,房地產產權管理部門及房地產開發公司發放一平方米產權證書的行為,違反我國集資法律規定,屬于非法集資。2001年《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2條明確規定:“商品住宅按套銷售,不得分割拆零銷售。”
5、利用民間會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如未按法律規定批準設立基金會、互助會、儲金會、農村救災扶貧儲金會、“標會”等進行非法集資或變相吸收存款等,對此,中國人民銀行《整頓亂集資亂批設金融機構和亂辦金融業務實施方案》作出了明確審批程序和業務許可范圍等方面的規定。
6、以簽訂商品經銷等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如河南百花集團以與社會公眾簽訂“連鎖營銷協議書”形式非法集資,又如房地產開發商通過商品房銷售中的返本銷售非法集資。
7、以發行私彩或變相發行彩票的形式集資
《國務院關于加強彩票市場管理的通知》(1991年12月9日)規定:“發行彩票的批準權集中在國務院。需發行彩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應提前半年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發行計劃及發行辦法,經人民銀行審查后,報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彩票市場管理的通知》(1999年1月25日)規定下屬行為屬于非法集資:“以有獎銷售為名,變相發行彩票的;私人擅自發行與銷售彩票的;在境內發行境外彩票的;以傳銷方式發行彩票的。”
8、利用傳銷或秘密串聯的形式非法集資
《國務院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國發[1998]10號)明確禁止企業采取傳銷經營方式,同時明文禁止如下變相傳銷方式:“(一)將傳銷由公開轉入地下的;(二)以雙贏制、電腦排網、框架營銷等形式進行傳銷的; (三)假借專賣、代理、特許加盟經營、直銷、連鎖、網絡銷售等名義進行變相傳銷的;(四)采取會員卡、儲蓄卡、彩票、職業培訓等手段進行傳銷和變相傳銷騙取入會費、加盟費、許可費、培訓費的;(五)其他傳銷和變相傳銷的行為。”國家工商局、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2000年2月17日發布《關于嚴厲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等非法經營活動的意見》又明確認定了數種變相傳銷行為為非法經營行為。
9、利用果園或莊園開發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1998年左右部分地區出現以開發“果園”、“莊園”的名義非法集資的現象,如某果園開發公司通過宣傳“只要投入7800元,擁有50年私人果園,33株龍眼樹”進行非法集資,針對上述違法現象,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國辦發〔1999〕39號)明文禁止利用土地開發進行非法集資,并規定:“農林開發用地必須依法進行土地登記,明確規劃要求和轉讓、轉租的限定條件,未經批準不得擅自進行分割轉讓、轉租。”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農林開發項目信貸管理,嚴禁利用土地開發和土地轉讓名義非法集資的通知》(銀發〔1999〕254號)也有相關禁止性規定。
以上是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打擊非法集資等活動的通知》(銀發(1999)289號)明文歸納的若干種非法集資案型。
10、教育儲備金
前一階段,各地民辦學校大量采取教育儲備金的教育收費方式,即要求學生(家庭)一次性繳納一筆大額資金(10~30萬),稱為“教育儲備金”,學校同時承諾學生在校期間毋須再交納其它費用,并且在學生離校時可原數返還所繳“教育儲備金”。隨著番禺、湖南、武漢等地先后爆發巨額教育儲備金無法返還學生家長的案件,各地政府向后出臺政策禁止民辦學校收取任何形式的教育儲備金,如廣東省教育廳粵教策(1999)2號文件等。在此之前,國家教委1991年5月3日發布的《關于堅決制止中小學亂收費的規定》第9條規定:“集資辦學應貫徹自愿、量力和群眾受益的原則,按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進行。中小學校不得自行向群眾和社會硬性攤派費用,也不得向學生征收集資費。”《民辦教育促進法》第37條規定:“民辦學校對接受學歷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準由學校制定,報有關部門批準并公示;對其他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準由學校制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并公示。民辦學校收取的費用應當主要用于教育教學活動和改善辦學條件。”因此,民辦學校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公示即向學生家長收取教育儲備金的,應認定為非法集資。
11、地方政府發行或變相發行地方政府債權
《預算法》第28條明文規定:“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因此,《整頓亂集資亂批設金融機構和亂辦金融業務實施方案》中明確禁止上述非法集資行為。
12、以“招商”名義從事非法集資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查處企業以招商等名義非法集資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工商企字[1998]第272號)規定堅決查處企業借“招商”名義非法集資,并且規定:“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嚴格按規定核定企業經營范圍,不得核定“招商”以及類似的不規范用語。”
一般而言,由于公職人員掌握著較大的職權,如果其參與非法集資,則會視情況給予開除公職、黨籍的處分,之后還會移交司法機關處罰。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起訴年限是多久
2020-11-12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購買公司股權是否承擔之前債務
2021-01-10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