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會遇到同一個公司的員工向其同事集資,或者是一些私營企業向內部的員工集資,被借款人在之后又遲遲沒有收到還款,擔心自己遇到了非法集資。這時對于非法集資和民間的借貸這個兩個事件的分辨就非常重要了,那么同事集資屬于非法集資嗎?讓小編來為您介紹一下。
一、如何識別非法集資
在現實生活中,對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一般比較容易理解和識別。如某房地產公司因資金緊張,以宣稱將給與高額利息或其他回報的方式直接向公眾借款,就屬于比較典型的非法吸收存款行為。而對于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由于其形式多樣,并且經常花樣翻新,有意逃避法律的制裁,因此相對較難以被識別。如以發展會員、特許加盟店、專賣店、代理店等為名,許諾以高額回報,非法吸收資金;以出售返租產權式商鋪的名義,宣稱低風險高回報,非法吸收資金;以支持生態環保、發展綠色產業、植樹造林等為幌子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等。對于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需要我們結合非法集資的基本法律特征來加以識別。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只有具備一定的數額或情節才能構成犯罪。
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制定發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二十八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擾亂金融秩序情節嚴重的情形。”
二、非法集資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分析
犯罪構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據,是對犯罪主體追究刑事責任的根據。因此,在我國現行《刑法》中設置非法集資罪,必須進一步分析論述其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這里要特別強調法律擬制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單位(既可以是一個單位單獨實施,也可以是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通過《刑法》來規范。
(二)、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資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在單位進行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故意體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單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嚴格區別于單位成員個人的認識和意志。
(三)、犯罪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資本的運作過程,即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將不特定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他們成為形式上的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往往是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四)、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依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行為。主要是以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
以上就是對于同事集資屬于非法集資嗎這個問題的解答了。目前打著公司擴張、環境保護等口號向社會借款的人很多,為了不被非法集資分子欺騙,在借款之前最好仔細辨別一下該企業的真實性,區分借款和非法集資的差別,不要被煽動人心的宣傳語蒙蔽,落得人才兩空。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官司打輸了再上訴還交律師費嗎
2021-03-15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什么是文字商標
2021-01-06別除權與其他破產程序中的權利相比有何不同特征
2021-03-18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