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清楚,在我國并非所有的人在實施了犯罪行為之后都會被認定構成犯罪的,其中對犯罪主體的年齡就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要達到了16周歲的才行,也就意味著有部分未成年人會構成犯罪。那此時該如何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齡進行計算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齡怎么計算
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國家(例如日本)的定義上是指未滿二十周歲的公民。對未成年人法律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根據1995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的規定,刑事責任年齡一律按公歷的年月日計算,并且應自行為人出生的年月日起按日為單位計算實足年齡。
二、未成年犯罪如何判刑?
對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時要注意以下情況:
1、對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的未成年犯,除依法判處無期徒刑以外的,一般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也不應單獨適用剝奪政治權利。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應當”的含義是法定指令性,“減輕”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從輕”是在法定刑以內輕判。同時應注意到對未成年人罪犯不能適用死刑,包括不能適用死緩。
3、未成年人犯罪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的,其附帶民事賠償責任由監護人承擔,未成年人有個人財產的,應當由本人承擔,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予以賠償。
4、對未成年罪犯中的初犯、偶犯,如果罪行較輕,悔罪表現好,并有犯罪預備、中止、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等情形或屬被脅迫、屬從犯,或有自首、立功表現的,一般應當免予刑事處罰。
5、大膽適用緩刑,減少關押,防止“近墨者黑”。對未成年犯應盡量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上改造,對于宣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是法定)的未成年罪犯,只要犯罪后有悔罪表現的,家庭有監護條件或者社會幫教措施能夠落實,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適用緩刑,以免造成勞改場所交叉感染。同時充分發揮家庭及社會教育、感化、挽救的作用,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改造環境。
需要具體分析未成年人的年齡,對于一些重罪,此時只要達到了14周歲的,那么就可以認定構成犯罪。但一般情況下,則必須要求年滿16周歲才行。并且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明確規定了是不能判處死刑的,也需要從輕或減輕進行處罰。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2020-11-12合同未到期辭退都有什么賠償
2020-11-15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