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存在著很多的投資理財渠道,因為現在普遍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大家都有一些閑錢可以用來投資理財,但是投資理財,他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如果選擇的產品不好的話,很有可能就參與到了非法集資,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非法集資110萬判幾年?
一、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非法集資110萬判幾年?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比較常見的非法集資的形式都有哪些?
(一)投資理財領域。近兩年來,各地出現大量以投資理財咨詢為名從事各類金融業務活動的公司,如投資咨詢、非融資性擔保、第三方理財、財富管理等,常常打著投資理財的旗號,承諾無風險、高收益,公開向社會發售理財產品吸收公眾資金,甚至虛構投資項目或借款人,直接進行集資詐騙。
(二)p2p網絡借貸。在這里提醒廣大投資者,p2p網絡借貸屬于信息中介機構,只能進行“點對點”、“個人對個人”的交易撮合,不能充當信用中介,投資者簽訂借款合同的對象不能是平臺本身;p2p本質上是向陌生人出借自己的資金,屬于較高風險類的投資,需要投資者具備相應的風險意識、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要警惕“擔保”、“保證收益”類的宣傳,警惕一些通過論壇、網帖、甚至街頭路邊、市場集市等線下渠道以“p2p”名義招攬客戶的機構組織和人員。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突破社員制、封閉性原則,超范圍吸收農民資金卻未用于農業生產,而是高息放貸賺取息差,資金鏈斷裂、暴力催債、“跑路”事件等頻頻發生。此類案件主要涉及河北、江蘇、遼寧、河南、山西、山東等地,個別地方已經出現行業性風險。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或由原先開辦擔保公司、投資公司的經營者發起設立,或以合法身份為幌子,仿照銀行外觀設立營業網點,通過代辦員、業務員廣泛吸收農民存款,欺騙性極強,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影響農村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四)其他領域。比如,在房產界中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以代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比如,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比如,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
二、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受到損失怎么辦?
《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關于涉案財物的追繳和處置問題規定: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物,一般應在訴訟終結后,返還集資參與人。涉案財物不足全部返還的,按照集資參與人的集資額比例返還。
該《意見》第八條:關于跨區域案件的處理問題規定:跨區域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在查清犯罪事實的基礎上,可以由不同地區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分別處理。對于分別處理的跨區域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應當按照統一制定的方案處置涉案財物。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規定處置涉案財物,構成瀆職等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比如你投入100萬,這個案件1個億,最后清理的時候就是1500萬,清退的比例就是15%,都是一樣的。
根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以及其它任何單位。
債權債務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采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這意味著一旦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參與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經人民法院執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人自行承擔損失,而不能要求有關部門代償。
在這里首先小編必須要告訴大家,我國法律規定了非法集資的相關犯罪行為,如果觸犯了這個犯罪行為,可能會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者是拘役,當然還有管制,并且需要判處罰金。可以咨詢律師。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集資房是什么,集資房有房產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拆遷可以強制斷水斷電嗎
2020-12-152020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