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罪是刑法后增加的罪名,是指勒索財物或者扣押人質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根據刑法規定,犯綁架罪如何判刑?一般情況下,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司法實踐中,法院審理刑事案件時,綁架罪是如何量刑的?下文中為您解答這些問題。
一、犯綁架罪如何判刑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犯本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犯前款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1、“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是指由于在綁架過程中對被綁架人使用暴力或者進行虐待等導致被綁架人死亡,以及被綁架人在綁架過程中自殺身亡的行為。“殺害被綁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綁架人后,由于勒索財物或者其他目的沒有實現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將被綁架人殺害的行為。
2、由于法律對綁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行為,立法上采用的是絕對確定的法定刑,而且是處死刑,因此,司法機關在適用時應當采取十分慎重的態度,嚴格掌握適用的條件。
綁架他人后,又實施故意傷害,故意殺人行為的,被綁架罪所包容,不單獨定罪。如實施強奸等行為的,則應實行數罪并罰。
二、綁架罪是如何量刑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不過在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1、綁架后未勒索財物而主動放人的。綁架罪系行為犯,綁架后并未勒索財物而主動放人的也成立綁架罪既遂。但行為人綁架他人后出于悔悟或懾于法律威嚴等原因,未勒贖而主動放人的,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較小。若對此種危害性較小的行為也一律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罰,罪刑明顯不相適應,故可將其歸入情節較輕的情形之一。
2、因合法要求、利益得不到滿足、保護而實施綁架人質的過激行為構成犯罪的。例如在城市拆遷過程中合法權益被侵害、農民工為追討欠薪等情形下,為引起社會、政府關注和重視而綁架人質的。
3、被害人有嚴重過錯,行為人出于氣憤、報復等原因實施綁架犯罪的。例如因婚姻、感情問題產生糾紛,感情受欺騙方出于泄憤、報復、索取賠償等目的實施綁架行為的。由于此種犯罪有一定的起因,被害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并且通常發生于特定人之間,對治安秩序及人民群眾的社會安全感破壞較小,相比之下危害性也較小,故可認定為情節較輕。
4、發生于親屬之間的綁架犯罪。對發生于親屬之間的綁架犯罪,若被害方在事后表示諒解被告人的,認定情節較輕有利于發揮刑罰教育、感化的功能和增加社會和諧因素,符合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5、為索取真實債務而綁架債務人,索要財物數額過大的。在行為人索要的財物數額過大而應以綁架罪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下,可結合具體案件認定是否屬于情節較輕。當然,對于僅以索債為名,以并不存在的債務為借口綁架并勒索財物的,應以綁架罪追究刑事責任,并且一般不得認定為情節較輕。
6、行為人索取的財物數額確實較小的。對于行為人因生活所迫等原因實施綁架行為,僅勒索少量財物的,如已構成犯罪,亦可認定為情節較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由于綁架罪的刑罰跨度比較大,在確定犯罪分子的具體刑期時,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也比較大。如果涉嫌該罪,可以委托專業的辯護律師進行辯護。律師會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找到可以從輕處罰的對應點,并收集相關證據,為犯罪嫌疑人做有效辯護。
綁架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是什么
綁架致人死亡構成什么罪?
綁架罪如何認定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管轄包括哪些
2021-01-31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障房土地出讓金要怎么交
2021-01-29家里裝了監控拆遷有賠償嗎
2021-01-07安置房的公攤面積比拆遷的原房屋公攤面積大合理嗎
2021-01-29如何認定是被安置人
2021-02-16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中關于征地程序和征地補償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