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刑事案件之所以會有二審的這一程序,肯定也是因為犯罪嫌疑人認為自己的某些行為是能夠爭取到法庭從輕判決的結果的,但一審的判決結果和律師所料想的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并且大多數提起二審的情況犯罪嫌疑人本身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承認的。那么,在我國二審認罪減刑是否有相關依據?
一、二審認罪減刑是否有相關依據?
有可能會被判處較輕的刑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的規定,如果被告人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如果對被害人進行賠償并取得諒解的,則可以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
而如果是在二審中取得被害人諒解的,二審法院可以據此撤銷原判,依法改判較一審所判的刑罰較輕的刑罰。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于依照前款第三項規定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后,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
二、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
量刑時要充分考慮各種法定和酌定量刑情節,根據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實以及量刑情節的不同情形,依法確定量刑情節的適用及其調節比例。對嚴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在確定從寬的幅度時,應當從嚴掌握;對犯罪情節較輕的犯罪,應當充分體現從寬。具體確定各個量刑情節的調節比例時,應當綜合平衡調節幅度與實際增減刑罰量的關系,確保罪責刑相適應。
1、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2、對于未遂犯,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實行程度、造成損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況,可以比照既遂犯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下。
3、對于從犯,應當綜合考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實施犯罪行為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4、對于自首情節,綜合考慮自首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惡意利用自首規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從寬處罰的除外。
5、對于立功情節,綜合考慮立功的大小、次數、內容、來源、效果以及罪行輕重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一般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重大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6、對于坦白情節,綜合考慮如實供述罪行的階段、程度、罪行輕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較重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30%;
(3)因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50%。
7、對于當庭自愿認罪的,根據犯罪的性質、罪行的輕重、認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依法認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8、對于退贓、退賠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退贓、退賠行為對損害結果所能彌補的程度,退贓、退賠的數額及主動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其中搶劫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
9、對于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積極賠償但沒有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盡管沒有賠償,但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其中搶劫、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
10、對于當事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達成刑事和解協議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禮道歉以及真誠悔罪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11、對于累犯,應當綜合考慮前后罪的性質、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時間的長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輕重等情況,增加基準刑的10%-40%,一般不少于3個月。
12、對于有前科的,綜合考慮前科的性質、時間間隔長短、次數、處罰輕重等情況,可以增加基準刑的10%以下。前科犯罪為過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13、對于犯罪對象為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孕婦等弱勢人員的,綜合考慮犯罪的性質、犯罪的嚴重程度等情況,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14、對于在重大自然災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犯罪的,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由此可見,二審認罪減刑的這件事情也并不是絕對的,我國刑法當中只是規定了上訴不加刑的原則,但是并沒有明確的指出在二審的時候只要認罪就絕對有可能會被減刑的。并且二審的時候就算是得到了受害者的諒解,那么減刑的基礎也是在原有刑期的40%左右,二審減刑特別明顯的這種案例是非常特殊的。
民事案件一審、二審訴訟費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對民事案件的二審不服怎么辦
二審增加訴訟請求,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婚后房產公證費用標準是什么
2021-02-12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農村拆遷戶口不在農村怎么補償
2020-11-08私房拆遷了能在再享受公房拆遷補償嗎
2021-01-15農村拆遷,宅基地單獨補償嗎
2021-01-11企業拆遷怎樣維權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