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俗的將拒絕執行法院判決的這部分人稱之為老賴,可對于老賴的真正處理過程是比較復雜和艱辛的,有些老賴大家也見到,真的是在生活當中過了好多年以后才被法院判決的。并且社會在進步的過程當中反而老賴的這種狀況還越來越多了,導致很多普通民眾其實都非常的好奇拒執罪法院辦案流程是否有詳細規定?
一、拒執罪法院辦案流程是否有詳細規定?
人民法院判決生效以后,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履行法院判決的給付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進入強制執行程序后,被執行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處以刑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用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直接立案、判決;強制執行申請書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請立案時現場填寫。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司法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含義問題,解釋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并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
三、下列情形屬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四、拒執罪司法現狀
1、罪名不夠嚴謹
現實生活中,由于法律宣傳不到位,很多人存在認識誤區,以為只有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和裁定書,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對于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人民法院的調解書以及支付令、公證債權文書等拒不執行的,構不成犯罪,其實2002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犯罪對象作了擴大的立法解釋,明確規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边@一規定雖然解決了理論上的紛爭,但是罪名并沒有能夠予以修改,造成了許多當事人認識上的誤區。另外,該罪名也沒能反映出犯罪的本質,罪狀描述也不夠精確。
2、原審當事人疑惑多
最高院《解釋》中的第八條規定,“認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依法移送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立案查處”。按照此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商事、行政、刑事附帶民事的審理和執行中,對拒不執行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拒不履行義務的當事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構成犯罪的,均應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案件移送后被國家偵查機關所代替,隨之而來的是案件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民商、行政、刑事附帶民事的案件變為了刑事案件。這種訴訟主體的更替是案件當事人始料不及的,原本是一般的民商、行政、或刑事附帶民事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他們的權利義務到此變成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地位,一旦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或立案后難以查證處理,就會給原審的當事人帶來較多的疑惑與茫然。最高院《解釋》第八條規定,“……應當將案件依法移送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立案查處”。若是甲地法院審判的案件到乙地執行(或委托乙地法院執行),執行中乙地被執行人及相關人員基本構成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原案件審判在甲地,違法犯罪事實卻在乙地,此案件按規定應該移送到乙地公安機關管轄,乙地的公安機關審查立案后,為了查清案件或財產情況,能否到甲地去偵查?原審案件的當事法院又該以什么身份為偵查機關提供情況,又該由哪個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哪個法院審理判決呢?這都是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困難。一個案件從審理到執行,是因為被執行人及相關人員的行為造成的,若在辦理“拒執罪”中有偵察機關介入、檢察機關的監督權的提前介入,不僅給被執行人及相關人員留下了時間和空間,使其有更多機會設置障礙隱匿轉移財產,而且增加了訴訟成本,增大了執行難度。最終有可能損害申請執行人的權益。
只是有提到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對于強制執行的這種手段仍然不配合的話,法院可以直接按照拒執罪來處置。這其中更為詳細的辦案細節沒有明確的司法解釋,所以針對拒執罪的這一塊還是有很多的漏洞需要彌補的。
拒執罪到公安局什么部門立案?
在我國關于拒執罪可以追究幾次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