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得最多的應該就是老賴了吧,許多老賴欠錢不還,就算是法院判決執行,也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遇到老賴們的種種無理阻撓而就此作罷。針對這一點,最高人民法院通過了最新條例,八種情形構成拒執罪,那么具體是哪八種情形呢?
7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7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的決定》兩個司法解釋,并決定自7月22日起正式施行。
八種情形構成拒執罪
拒執罪全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但是“情節嚴重”規定不具體,在實踐中不好操作,這次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對此進行了明確:
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采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
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在最高法院的嚴格規定下,阻攔法院執行判決的情形將會得到最大程度的遏制,這對作為老賴的被執行人來說是一種約束,也是對法律訴訟的一方的一個利益保障,當然,這更是申明了司法的權威性。最新司法解釋注明,八種情形構成拒執罪,希望大家了解清楚,不要知法犯法。
拒執罪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有哪些?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房屋裝修合同前注意事項
2020-12-04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車輛記分周期是按年檢時間算嗎
2021-02-27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