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清楚,在我國如果被認定構成刑事犯罪的,那么就需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當然實際處罰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具體的犯罪情節,要是有自首或者立功情節的話,這對量刑也是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現實中,究竟哪些情況才屬于法律上面的投案自首呢?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投案自首
通俗地講,“自首”就是自己檢舉、揭發自己。也就是舉報人將自己涉嫌違紀、違法和犯罪的事實向舉報中心進行舉報。
根據我國《刑法》,“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二、投案自首的情況有哪些
犯罪人自動投案,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條件,沒有這個前提,就談不上自首。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之后、歸案之前,主動、直接向司法機關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聽候處理。自動投案包括三種基本情況:
(1)在犯罪事實和犯罪人都沒有被發現的情況下自動投案;
(2)在犯罪事實已被發現但不知犯罪人是誰的情況下自動投案;
(3)在犯罪事實和犯罪人都已經被發現而司法機關還沒有采取強制措施的情況下自動投案。
實踐中,以下情況都應視為投案: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有關負責人員投案;因病、因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先以信函、電話投案;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罪行;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經查實確已準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以及犯罪嫌疑人并非出于主動,而是經親友誼規勸、在親友陪同下投案;或者經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誼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情況,也應視為自動投案。但是,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畢竟此時與判刑處罰掛鉤,自然也需要謹慎再謹慎,確實存在投案自首情節的,則法官在最后判刑的時候也要考慮進去,對罪犯從輕或者減輕進行處罰。至于投案自首的具體情況,上文中已經為大家列舉了一些,希望能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糾紛案件律師費如何確定
2020-12-14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