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公民在就業方面會選擇許多的方向,當然也會選擇一些穩定的工作,比如考取國家機關的公務員。在成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后,就會有一些職務上的便利,但是這只限于工作中行駛,否則就會構成職務侵權。那么,職務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概念
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是指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的行為。
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致人損害的賠償,實際上是一種國家賠償。《民法通則》第121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國家賠償法》制定后,有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的責任承擔就納入到了國家賠償的范疇。《國家賠償法》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致人損害的賠償分為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兩大類,賠償責任由相應的國家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承擔,具體實施侵權行為的工作人員不直接承擔賠償責任。
二、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構成職務侵權需滿足以下條件:
1.損害系由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所造成?
這里所稱的國家機關,主要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這里所稱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一切在相應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受國家機關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只有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所造成的損害才存在國家賠償問題。
2.損害系由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所造成?
只有在損害系由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含受其委托的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所造成時,相應的國家機關才對此承擔賠償責任。何為職務行為,一般指經行政授權的行為或者司法允許的行為。
3.損害系由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所致?
《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可見,只有在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含受其委托的人員)違法行使職權時,國家才予賠償。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24條的規定,國家機關在對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致人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后,應當向對損害負有重大過錯的工作人員進行追償,如對違法使用武器致人人身傷害的、刑訊逼供致人人身傷害的,可要求其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責任。
職務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的內容大致就是這些了。職務侵權的行駛主體是特殊的,這條罪只能有某些有職務之便的人來觸犯,因為也只有他們會有憑借職務上的便利來侵犯到他人權益的可能。但是我國的法律是會維護每個人的利益的,權益受到侵害是可以通過法律來維權的。
職務侵占罪司法解釋的內容?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職務軟件著作權歸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法律認定標準
2021-02-15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