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災難來臨之時,我們通常會為了自己的生命,不得已去拋棄自己的財產,緊急避險亦是如此,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保護公共利益以及絕大部分人的利益不受侵犯,而不得已放棄小部分公共利益的行為,因此,緊急避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緊急避險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法律責任
法定(職責)緊急避險法律責任
是指刑法直接規定的,對于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正在發生的危險,負有法定(職責)的行為人,正在執行職務時,不履行避險行為的,應當依刑法直接規定,負刑事責任(不作為犯罪)。如;《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條 【戰時拒不救治傷病軍人罪】戰時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傷病軍人重殘、死亡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負有法定(職責)的行為人,刑法沒有直接規定的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應當受到行政處罰。
自愿(主動)緊急避險
是指對于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正在發生的危險,非負有法定(職責)所有公民,不負刑事責任。如,行為人的母親與女朋友落水,對正在發生危險,行為人未采取緊急避險行為(未救助的),不負刑事責任。法無規定不為罪。如;戰時不在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不負刑事責任。
二、免責因由
緊急避險具有合法性事由的緣故,因此可免責。之所以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是因為:
從主觀上看
實行緊急避險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
從客觀上看
它是在處于緊急危險的狀態下,不得已采取的以損害較小的合法權益來保全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
因此,緊急避險行為不具備犯罪構成。從總體上說,它不僅沒有社會危害性,而且是對社會有利的行為。
如果沒有采取正當措施,使得公共利益進一步受到損害或者發生了本可避免的事情,都會面臨承擔法律責任,因此,我們在緊急情況下也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能違反國家規定,盡量減少損失。
緊急避險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認定事故責任?
緊急避險交通事故判決書
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緊急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國有土地出讓后能收回嗎
2021-03-17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公租房拆遷:有戶口就有拆遷補償
2020-12-032020年棚改,房屋拆遷補償怎樣計算
2021-03-15一房多戶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0外嫁女孩還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