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作為我國重點保護的對象,所以有很多針對保護未成年的法律,但是有的未成年人因為不懂法,從而做出了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但是因為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識還不夠全面,還不具有民事行動力,那么未成年犯罪12歲殺人怎么進行處罰呢?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不需要負刑事責任,但是需要民事賠償。
故意殺人罪量刑標準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性質最惡劣的少數犯罪之一。必須從重從快嚴懲。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
1、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利。
2、客觀方面:
表現為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除法院依法判決某人死刑并執行該判決,以及為了防衛不法分子侵害人的非法暴力行為、為了執行合法逮捕或者防止合法拘禁的人脫逃、為了鎮壓暴亂或者叛亂,而絕對必要使用武力從而剝奪他人的生命外,不得故意剝奪任何人的生命,否則,即構成犯罪。
殺人的行為方式一般表現為作為,有時也表現為不作為。殺人的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但不影響故意殺人罪的成立,可作為量刑情節加以考慮。
本罪的行為對象是他人,因此自己剝奪自己生命的自殺行為,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不能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在我國,自殺行為不是犯罪。胎兒和尸體均不屬于故意殺人罪的對象;墮胎不是犯罪。但是誤以為尸體為活人而加以殺害的,屬于對象不能犯的未遂。
指相互約定自愿共同自殺的行為。因行為人均不具有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所以對其中自殺未逞的,一般不能認為是故意殺人罪;但是,如果行為人受托而將對方殺死,繼而自殺未逞的,應構成故意殺人罪,量刑時可考慮從輕處罰;以相約自殺為名,誘騙他人自殺的,則應按故意殺人罪論處。
因為未成年犯罪12歲殺人可能是過失殺人也可能是故意殺人,所以兩種情況的處罰決定也有所不一,故意殺人的性質比過失殺人的性質要更加惡劣,因為其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法律會對故意殺人的加重處罰,所以學校和家長一定要做好教育工作。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未成年人在校期間受傷責任如何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的舉證責任
2020-12-18隱名股東的繼承人能否直接繼承顯名股東名下的股權
2020-12-04民事調解書能查到嗎
2020-11-10夫妻多久不同房算無效婚姻
2020-12-27擔保法
2020-12-02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承包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1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