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的規定,變造貨幣罪,是指對真幣采用挖補、剪貼、揭層、拼湊、涂改等方法進行加工處理,改變貨幣的真實形狀、圖案、面值或張數,改變票面面額或者增加票張數量,數額較大的行為。根據《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刑罰方面的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變造貨幣罪具有以下構成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
(二)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實施了變造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為。
(三)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其變造貨幣的行為都可構成本罪。
(四)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變造的貨幣進入流通,從而獲取非法利益的意圖。
變造貨幣與偽造貨幣是不同的,變造貨幣是在貨幣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處理,以增加原貨幣的面值,偽造貨幣則是將非貨幣的一些物質經過加工后偽造成貨幣,有的偽造貨幣的行為要利用貨幣,如采用彩色復印機偽造貨幣的。變造的貨幣在某種程度上有原貨幣的成分,如原貨幣的紙張、金屬防偽線等。偽造的貨幣則不具有原貨幣的成分,如將真實的金屬貨幣熔化之后鑄成新幣。變造貨幣的犯罪受到其行為方式的限制,變造的數額遠遠小于偽造的貨幣的數額,而且變造貨幣的犯罪是在真實貨幣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處理,行為人為此還須先行投入一部分貨幣才能進行變造貨幣的犯罪;其牟取的非法利益往往小于偽造貨幣的非法所得利益。而偽造貨幣的犯罪有的是成批、大量地“生產貨幣”,社會危害性相對變造貨幣要大得多。
我國的經濟管理部門,不允許任何個人對我國的貨幣進行相應的更改。相關的個人是觸犯我國的貨幣管理規定和相關的刑事規定。在主觀意識上是偽造貨幣進行相應的流通,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巨大,我國的法律對其進行相應的懲處,來規范我國的貨幣管理。
變造貨幣罪數額限制多少錢應予追訴?
變造貨幣罪的客觀構成要件有哪些
自然人非貨幣資產投資入股增值稅需要征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定殘后理賠有期限嗎
2020-12-18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制定的
2021-02-18拆遷補償合同糾紛時效怎么認定
2021-02-15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費用
2020-12-10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17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26常州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312020年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新政策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