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認罪還可以判緩刑嗎??
對于不認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認定態度不老實,法院不會判緩刑的。
判緩刑條件
根據我國刑法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性質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僅僅是根據罪行性質作出具體量刑,法院認為有必要適用管制刑罰進行處罰,所以故將管制刑列為不適用緩刑制度的獨立刑種。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刑法》(修正案八)將74條修改為:“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對于拒不認罪的犯人,在法律和人情兩個方面都沒有獲得從輕處罰的條件。所以法院當然不會進行緩刑處理。緩刑是對一個人從寬處理的方式,說明當事人犯罪行為存在道德性和無奈行為,在人情上,獲得法官和法律的極大寬容,這是當事人自己應得的緩刑。
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該如何處理
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怎么處理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醫療事故分幾級呢
2021-02-12衛生行政執法的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26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實用新型專利是不是沒什么用
2021-02-08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