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轟動全國的滴滴溫州樂清事件令廣大民眾對滴滴充滿了懷疑與擔憂,因為三個月前的噩耗還未散去。經歷了這次事件的打擊,廣大民眾發現了滴滴平臺依然存在著多種缺陷和風險,三個月前所說的整改如同虛設一般。
那么在發生這起不幸的悲劇中,滴滴平臺對此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根據《刑法》罪行法定原則,犯罪的認定須滿足嚴格的條件構成,滴滴平臺雖然對此存在過錯,但在現行刑法中尚不能認定為犯罪。不過滴滴平臺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民法總則》和《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應對相關人員提供安全保障義務,如果因為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滴滴平臺作為順風車車主與乘客之間的“組織者”,利用自己的信息網絡平臺促成了順風車車主與乘客的搭乘服務,在此過程中滴滴平臺應該為乘客提供安全保障義務。
那么滴滴平臺是否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于受害人的不幸是否存在過錯?
根據相關報道來看,滴滴平臺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于受害人的不幸也存在過錯。
首先在犯罪行為發生的前一天,一名乘客就遭遇過犯罪嫌疑人的“預備”犯罪,于是這名乘客就向滴滴客服就相關具體經過進行投訴,而滴滴客服承諾兩小時之內回復,但而后卻不了了之。
再者,當被害人對其好友發出求救信息后,被害人好友第一時間聯系了滴滴客服,滴滴客服經過兩個小時候才回復,回復的內容竟是說司機答復乘客沒有上車,然后還以客服隱私為由拒絕透露其他信息。被害人好友無奈只得向警方報警,當警察進入調查向滴滴客服尋求犯罪嫌疑人的車牌號等信息時,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等待才最終得到信息。
在三月前發生的不幸事件后,滴滴平臺承諾將大力整改相關風險和提供緊急報警服務,但經過此事發現滴滴平臺依然存在諸多缺陷和風險,對于緊急報警服務也不能方便地使用。根據相關統計,在過去的幾年內,關于滴滴平臺提供的搭乘服務中,已經發生過數十起違法犯罪行為,說明滴滴平臺一直存在著諸多缺陷和風險。
終上所述,滴滴平臺對于乘客搭乘順風車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于受害人的不幸結果也存在過錯,所以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防范再發生類似事件,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保障安全的服務,滴滴平臺應該對此反思和努力。
未設施工標志出車禍,是由哪方賠償?
出車禍后去哪兒做傷殘鑒定?
最新車禍死亡賠償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三方環境保護監督實踐之相關法律分析
2020-12-02破產財產包含抵押財產嗎
2021-01-08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土地轉讓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