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蹤是犯罪預備還是犯罪未遂?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條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第23條第一款規定:“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為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同為犯罪的未完成形態之一,均有其社會危害性,所以也被納入刑法規定,成為運用國家強制力進行打擊的行為。正確區分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是正確打擊犯罪保障人權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成立犯罪預備需要有以下三個條件:第一,被告人具有實現某種犯罪的意圖,只有在犯罪意圖支配下實施的準備行為,才能成立犯罪預備;第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等犯罪的預備活動。所謂準備工具是準備為實行犯罪使用的各種物品,制造條件是指為犯罪實行具有直接制造機會或創造條件的行為,例如對被害人進行跟蹤或守候;第三,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未能進展到著手實施犯罪。
成立犯罪未遂的要件是:第一,被告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即已經開始實施刑法分則某條規定的犯罪行為;第二,犯罪未得逞,也即犯罪沒有達成既遂狀態;第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通常有:被害人的反抗、第三者的阻止、自然力的阻礙等。
二、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是否“著手”實施犯罪,即是否開始實施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的某種犯罪行為,是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區別的根本標志。犯罪預備是“準備實行犯罪”,遭到意志以外的原因的阻止,未能開始實施犯罪。而犯罪未遂是“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于遭到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既遂。“著手實施犯罪”的一瞬間,是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分水嶺,比如在盜竊罪中,犯罪人尾隨被害人時,處于預備狀態,如果犯罪人因為被害人警惕高或者其它不好下手的原因“知難而退”,其行為就停止在犯罪預備狀態。在犯罪人手伸向被害人財物的時候,其行為就越過分水嶺,進入著手實施狀態,這時如果犯罪人的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制止,就屬于犯罪未遂狀態。
犯罪未完成的形態中就包括犯罪預備、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雖然三者的行為人都沒有實施完犯罪行為,沒有達到自己主觀的犯罪目的,但是都屬于違法行為。而對于犯罪未遂和犯罪預備,雖然很相似,但是二者在定罪量刑上就存在很大的區別,一個可以從輕、減輕和免除處罰,而另一個則不可免除。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女職工生育假期多少天
2021-02-06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