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滿足構成犯罪中止的還會受到刑事處罰嗎?
不滿足構成犯罪中止的就不會受到刑事處罰,犯罪中止具有:中止的時間性、中止的自動性、中止的客觀性和中止的有效性四個特征
(1)、中止的時間性;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發生在犯罪預備階段,也可以發生在犯罪實行階段;犯罪還沒有形成結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動恢復原狀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現犯罪中止。
(2)、中止的自動性;即行為人認識到客觀上可能繼續實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棄原來的犯罪犯罪意圖。
(3)、中止的客觀性;
(4)、中止的有效性。犯罪中止,必須是沒有發生作為既遂的犯罪結果,否則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沒有發生任何犯罪結果,而是沒有發生作為既遂標志的犯罪結果。
我國《刑法》第24條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有兩種結果:
1、沒有造成損害;
2、造成了損害。
我國刑法對這兩種結果分別制定了處罰原則,即沒有造成損害的,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減輕處罰。換言之,是否造成損害,不是構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處罰中止犯的量刑因素。甲某、乙某在犯罪實行階段,自動放棄犯罪,符合中止犯的構成要件,因此,應當依照中止犯的處罰原則對其減輕處罰。
刑事案件在審理的過程之中,若是有民事主體中止了犯罪行為,并不會不受到刑事處罰,只是會相應的減輕會受到的處罰而已。若即使已經犯罪中止,但是依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害,此時除了會被要求支付賠償金,還會由于犯罪中止的行為而被判處有期徒刑等的處罰。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09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遇到沒有房產證的房屋拆遷改怎么辦
2020-12-25光伏拆遷補償應如何應對
2020-12-10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1-02-13征收拆遷中涉及的行政訴訟問題
2021-03-06